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所有个子矮小的娃都适合打生长激素吗?北京天使儿童医院邓腾兰主任:这几种情况才需要考虑

发布时间:2025-10-14 17:41:37  浏览量:2

孩子身高不如人,生长激素该咋用?

在当今社会,“身高焦虑” 如同阴影,笼罩着众多家长的心。不少家长将生长激素奉为孩子长高的 “神奇法宝”。北京安贞医院的邓腾兰主任提醒各位家长朋友:生长激素绝非万能,只有特定条件下的孩子才能适用,盲目使用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健康隐患。

一、生长激素适用人群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这类孩子在 3 岁至青春期前,年生长速度通常小于 5cm。同时,骨龄会明显落后,与实际年龄相差 2 岁以上,通过激发试验可确诊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特发性矮小(ISS):孩子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第 3 百分位,在排除甲状腺问题、慢性病等其他疾病后,若预测成年身高男孩小于 160cm,女孩小于 150cm,可考虑使用生长激素。

小于胎龄儿(SGA)未实现追赶生长:孩子出生时体重或身高低于同胎龄标准,到 2 - 4 岁时,生长曲线仍未追上正常水平,这种情况可考虑应用生长激素。

特纳综合征(女孩染色体异常):这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诊,早期使用生长激素干预,对改善女孩最终身高有积极作用。

某些慢性肾脏疾病:因这类疾病影响孩子生长,需在肾病控制稳定后,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使用生长激素。

二、生长激素效果不佳的情况

家族性矮小:如果父母身高都偏矮,孩子矮小主要由遗传因素导致,此时使用生长激素,身高增幅通常比较有限。

骨龄已接近闭合(青春期后期):当孩子骨龄接近闭合,生长板基本闭合,此时使用生长激素几乎没有效果。

单纯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矮小:若是孩子因挑食、睡眠差等原因导致矮小,首先应调整孩子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急于使用生长激素。

身高在正常范围但家长焦虑:孩子身高在 -2SD 以上属于正常变异,这种情况下无需使用生长激素。

三、科学应对孩子身高问题

先测骨龄判断生长潜力:骨龄若比实际年龄小 1 - 2 岁,孩子有可能是 “晚长”;但如果骨龄接近闭合,此时再进行干预意义就不大了。

挖掘自然生长潜力:在营养方面,每天保证孩子摄入 500ml 牛奶、1 个鸡蛋以及适量红肉,为孩子生长提供充足营养。睡眠上,督促孩子在 21 点前入睡,因为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出现在深睡眠阶段。运动上,鼓励孩子多参与跳绳、篮球、游泳等纵向运动,刺激骨骼生长。

理性看待身高差异:儿童身高在标准差范围( -2SD ~ +2SD)内都属于正常情况。我们要明白,孩子的心理健康比绝对身高更为重要。

“打生长激素不是买彩票,不是用了就能长高!” 是否需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干预,一定要由儿科内分泌专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后决定。对于确实需要治疗的孩子,治疗开始得越早,效果往往越好。但请各位家长放心,绝大多数矮小儿童通过合理调整营养、睡眠和运动,就能实现令人满意的生长发育。希望家长们能够理性看待孩子身高问题,不要让 “激素焦虑” 影响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