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网络时代:萌娃在互联网影响下自我认知咋改变的

发布时间:2025-10-14 11:02:21  浏览量:3

我常听家长们反映,自家孩子特别爱看短视频。有个小女孩,原本天真烂漫,可自从迷上美妆、穿搭视频后,就开始频繁照镜子,还总说自己眼睛小、皮肤不够白。有次她甚至跟妈妈说想买化妆品,想打扮得像视频里的姐姐一样漂亮。还有小男孩沉迷特效视频,模仿里面耍酷的动作和表情,在现实生活中也变得爱耍酷,没了以前的活泼劲儿。从这些场景能看出,萌娃们在互联网影响下,自我认知已经开始出现异化。

互联网到底是怎么影响孩子自我认知的呢?接下来,咱们就深入分析一下。

互联网对儿童自我认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短视频平台的颜值崇拜,导致孩子过早形成外貌焦虑。现在短视频上很多内容都强调颜值至上,孩子们天天看,就会觉得只有长得漂亮、帅气才会被喜欢。我在学校做调查时发现,不少孩子对自己外貌不满意,觉得不如视频里的人。这种外貌焦虑让他们变得不自信,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

除了外貌焦虑,网红经济下的模仿行为也使孩子混淆虚拟人设与现实身份。很多孩子会模仿网红的说话方式、穿着打扮和生活习惯,在网络上塑造虚拟人设,回到现实中也按这个人设生活。有个小男孩在课堂上模仿网红主播搞怪,以为能吸引关注,结果被老师批评,还和同学闹了矛盾,他开始迷茫,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而算法推荐形成的同质化内容,又限制了孩子的认知广度。算法会根据孩子的浏览记录推送相似内容,孩子接触的信息就变得单一了。有个孩子只爱看游戏相关视频,对其他领域知识完全不感兴趣,时间长了,知识面变窄,创造力也受到抑制。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呢?下面就给家长们支支招。

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建立分龄网络使用规则、增加亲子互动替代屏幕时间、培养批判性思维来实现平衡。

建立分龄网络使用规则很重要。对于低年级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们一起制定简单的家庭协议,比如每天只能看半小时视频,且只能看适合他们年龄的内容,把协议写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对于高年级孩子,要让他们参与规则制定,明白限制上网时间和内容的原因。

增加亲子互动替代屏幕时间也必不可少。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像去公园散步、爬山、打球,也可以在家一起做手工、看电影、玩游戏。有个家庭每周有亲子日,这一天大家都不碰手机,一起做晚餐,围坐分享一周趣事,这样不仅减少孩子上网时间,还增进了亲子关系。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让孩子学会分辨网络信息好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看到的视频内容,引导他们思考内容是否合理、真实。比如看到广告,就问孩子产品是否真有那么好,为什么要这样宣传,通过讨论,孩子就能逐渐形成判断能力。

做好这些措施,孩子就能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那从长远来看,孩子未来的成长路径又该是怎样的呢?

虽然互联网给孩子自我认知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它也有很多积极的一面,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开阔视野。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我相信,只要采取正确的引导方法,这些数字原住民一定能够健康成长。未来,他们能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梦想,成为有担当、有智慧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自我认知发展,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