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全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1 15:22:08 浏览量:4
近年来,怀仁市把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山西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大力解决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照护、权益保障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织密残疾人权益保护网。怀仁市强化政策保障与规划引领,制定并印发了《怀仁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完善社会救助与保障体系,2025年度,审核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让全市2655人次残疾人享受到了低保待遇。优化残疾证办理服务,持续简化残疾证办理流程,缩短办证周期,积极推行“上门办证”“集中办证”等便民服务,2024年—2025年,累计为150余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办证服务,大幅提升服务效率与人性化水平。开展托养与照护服务,2025年为100名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为34名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照护。落实社会福利与优待政策,全市设有3家儿童康复机构(怀仁市中医院、怀仁市幼儿康复协会、聪明树康复服务有限公司),为0-15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设有3家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机构(怀仁市声悦器械销售有限公司、怀仁市同鲲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佳视路眼科配镜中心),为听力、肢体、智力、精神、视力残疾人免费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每年组织一批农村残疾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依托农业生产实现家庭增收。托养服务中心根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等,集中组织残疾人参加适当生产劳动,如灯笼定制等。同时,提供综合管理、门卫员、保洁员等辅助性就业岗位。市中医院先后安排3名残疾人在中医科就业。
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守护残疾人健康福祉。强化康复服务供给,严格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确保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将救助年龄扩展至0-15岁。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借助“爱耳日”“爱眼日”“残疾预防日”等节点,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普及残疾预防资料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全民参与,科学推进残疾预防工作。
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助力残疾人成长成才。严格贯彻《“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积极实施“扶残助学(圆梦)工程”。2023年资助残疾大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51名,2024年资助45名,2025年资助37名,三年累计资助133名。
畅通权益维护渠道,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落地,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升残疾人事业法治化水平。创新法律服务模式,怀仁市残联与检察院会签《关于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见》,建立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线索移送和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加强对残疾人在劳动就业、教育、康复、社会保障等领域民事纠纷和涉及残疾人权益行政行为的审查与监督,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检察院还通过公开听证、制发检察建议、司法救助等方式,协同多部门对困难残疾人开展多元救助。优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建立健全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促进机制,实现无障碍设施建设率100%,高质量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大力弘扬扶残助残与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文明氛围。
此外,怀仁市还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投资1040万元,建成并运营怀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每年投入140万元用作日常运营管理,显著提升全市残疾人服务能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推动残疾证办理、“两项”补贴申请等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持续开展“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完善残疾人口基础数据,加强调查评估与成果转化应用,促进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市共设11个乡镇(街道)残联、154个村(社区)残协,配备154名专职委员,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全覆盖,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编辑:段海金
复审:李池
终审: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