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科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小常识(二)

发布时间:2025-10-10 17:30:43  浏览量:4

视力保卫战,从‘小’开始!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已超50%,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近视不仅影响学习生活,还可能增加眼底病变风险。但你知道吗?80%的近视是可防可控的。从今天起,让我们用科学为孩子的眼睛筑起“防护墙”——通过建立屈光档案、定期检查、户外“阳光运动”、合理用眼习惯等简单方法,守护他们的清晰视界。近视防控没有“后悔药”,但每一步预防,都是给未来的自己一份珍贵的礼物。

阅读学习时,

什么样的姿势是正确的?

持续、近距离用眼易诱导近视形成。阅读时,要保持合理近处用眼距离,建议大于30厘米用眼,相对越远对眼睛越好。书写姿势建议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指尖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连续用眼20分钟,建议休息远眺几分钟,即“3个20”,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抬头远眺至少20秒以上。

近视的现状是什么?

当前,近视人数的快速增加是不容忽视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52.6%)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结果(53.6%)相比,下降1.7个百分点;在已经近视的学生中,轻、中、高度近视分别占53.3%、37.0%、9.7%,高度近视比例降低,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近视低龄化态势得到缓解。

什么样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用眼健康?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光线,光照不合理会给孩子眼睛带来不良的影响。家长应将孩子书桌放在室内采光最好的位置,白天学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要注意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晚上学习时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辅助光源,以减少室内明暗差,使桌面局部光线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台灯要有灯罩,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光源不要直接照射眼睛,避免眩光。平时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光线下读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不要边走边看书,或者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不要用太细的铅笔和写太小的字,握笔时指尖不能距离笔尖太近。

什么是远视储备?

它对于近视防控有什么意义?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眼球为远视状态,屈光度数平均为+2.50—+3.00D,这种生理性远视称为远视储备。随着生长发育,儿童青少年眼球的远视度数逐渐降低,一般到15岁左右发育为正视眼(屈光度数为-0.50—+0.50D之间),这个过程称为“正视化”。由于过早过多近距离用眼,部分儿童青少年在6岁前即已用完远视储备,使其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眼。多带孩子在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可以有效保护远视储备。

偶尔出现视物不清,

需要到医院检查吗?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或近距离用眼时,眼部肌肉会持续处于紧张工作状态,可能会导致短时间内视物不清。若仅偶尔出现这样的症状,并且没有其他不适感觉和变化,可先通过向远处(>5米)眺望或到户外散步休息,放松调节。若无改善,或伴有黑朦、眼痛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检查和处理。

长时间读书写字,

会容易近视吗?

研究表明,在儿童青少年视觉发育期,高强度近距离用眼是造成近视高发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用眼距离越近,时间越长,眼的负荷就越重,对眼睛的伤害也越大。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调节紧张状态,眼部肌肉就会发生痉挛现象,诱发近视发生。在看书学习时要注意适时休息,中小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最长不超过40分钟,年龄越小的孩子,持续用眼时间建议越短。

出现哪些现象,

要警惕出现近视问题?

当孩子反映看近清楚、看远模糊,或家长观察到孩子有眯眼视物、频繁眨眼、习惯性揉眼、皱眉、歪头视物等现象时,应及时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可选择通过散瞳验光查清楚远视储备,检查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作出精准诊断。如果确诊为近视,应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矫治。

为什么多参加户外活动,

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科学证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一般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积达到14小时。户外活动的关键是“户外”,而不是活动内容、方式和强度等。即便是阴天,户外活动也有视力保护效果。

长期戴眼镜会使眼睛变凸吗?

导致眼睛变凸的原因是近视,近视度数增加,眼轴增长,使眼球看起来凸出。变凸不是因长期戴眼镜引起的。发现戴上眼镜后,眼睛看上去有些变形,是因近视镜片存在一定的像的缩小作用引起的。

过了18岁以后,

近视还会增长吗?

一般情况下,近视度数随儿童生长发育逐年增长,至18岁左右趋于稳定,但存在个体差异。成人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从事特殊职业,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会导致视疲劳和度数加深。成年后如果近视度数依然继续增长,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眼病如青光眼、病理性近视的排查。病理性近视存在度数终生增长的可能性。

稿件:眼耳鼻喉科 曹阳

编辑:宣传统战部 张明月

初审:宣传统战部 张驰、赵宜琳

复审:宣传统战部 李明松

终审:宣传统战部 郑莉莉

﹝作者﹞

眼耳鼻喉科 曹阳

国家卫生健康委认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资质,中国卫生心理协会认证心理咨询师,国家卫生健康委认证心理健康指导资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共同认证体重管理师,吉林大学护理学专业,从事护理工作10余年,擅长新生儿眼病护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熟练掌握新生儿广域眼底成像筛查技术、儿童青少年眼保健检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视觉训练、心理健康指导、体重管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