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儿童精神科医生警告:一种奇特健身潮流“四足运动”兴起,可能对社会构成威胁

发布时间:2025-10-10 08:25:43  浏览量:8

据英媒10月9日报道,近年来,从美人鱼游泳到狗狗瑜伽,诸多不同寻常的健身潮流纷纷登上新闻头条。但最新兴起的这股潮流,无疑是最怪异的。健身爱好者们正四肢着地爬行,这种做法被称作“四足运动”。

四足运动的倡导者称,它能提供“全身锻炼”,甚至有人声称自己几周内就练出了六块腹肌。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此深信不疑。一些批评者警告称,四足运动存在潜在受伤风险,还有人甚至声称这项运动“对社会构成威胁”。

儿童精神科医生伊娜·莫斯卡柳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四足运动可以是创意表达的一种形式,也是与特定群体产生认同感的方式。”“不过,它如今正演变成对社会构成威胁的事物。”在四足运动中,人们四肢着地爬行、奔跑或跳跃——还常常拍摄自己的运动过程。

这听起来或许不同寻常,但支持者称这是“全身锻炼”。一位匿名粉丝名叫索莱伊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绝对是全身锻炼。”“自从开始做这个,我体重减轻了很多,身体线条也明显了。”“我开始练出六块腹肌了。尝试五分钟,你就会气喘吁吁。”

虽然很多人视其为终极锻炼方式,但澳大利亚的两位运动科学专家塞缪尔·科内尔和亨特·贝内特解释了为何它实际上并不像粉丝认为的那样有效。“由于四足运动仅依靠自身体重作为阻力,施加在肌肉上的负荷仅限于自身体重,”两人在为《对话》杂志撰写的文章中解释道。

“这意味着,它可能不如举重对提升力量和骨密度有效,因为举重能让你逐步举起更重的重量。”这对搭档表示,这种不寻常的姿势也容易让人受伤。“如果你想尝试四足运动,你的肌肉和关节需要时间来适应所承受的负荷,”他们补充道。

“这对你的手、手腕、肘部和肩膀尤为重要,它们可能不习惯这样使用。”其他专家也对四足运动的心理影响表示担忧。鉴于这种做法的动物性特征,四足运动常常与兽迷(认为自己是非人类的人)和毛茸茸爱好者(喜欢装扮成动物的人)紧密相关。

临床心理学家尤利娅·马兰尼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只是为了锻炼而做四足运动,这可能没问题。“如果孩子将此作为爱好或运动,并且从中获得乐趣,那就没有理由担心。”然而,如果出现更多类似动物的行为迹象,那就可能令人担忧了。

“如果这种爱好开始具有反社会或异常特征,那就值得咨询专家了,”马兰尼亚女士补充道。“比如攻击他人、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或者孩子开始完全将自己与动物等同起来。”

总体而言,专家称四足运动很可能是一种社交媒体潮流——如果你真的重视健身,最好选择跑步或举重等更传统的锻炼方式。“没有太多证据表明四足运动比主流锻炼方式对你更有益,”科内尔先生和贝内特先生说。“虽然爬行和跳跃能增强稳定性和灵活性,但科学研究尚未检验其长期益处或风险。”

“充其量,它是对既定训练的补充。”“四足运动目前在社交媒体上的成功,与其说与运动科学有关,不如说与视觉奇观有关。”“其娱乐价值显而易见,它肯定会吸引点赞、分享和评论——这使得它既关乎戏剧和身份认同,也关乎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