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过气” 猪猪侠,为何能贴近成年人的心?

发布时间:2025-10-08 17:51:06  浏览量:3

□陈得之(湖南工业大学)

“做猪,要有自信;敢想,就一定可以。”电影《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中的这句台词,像一颗温柔的子弹,击中了无数观众的内心。上映第六天,票房就突破4000万,这部看似“子供向”的动画电影,在竞争激烈的国庆档中杀出重围,不仅成为家庭观影的选择,更悄然成为一批“大孩子”的情感寄托。

有人说,这是一部“反套路”的喜剧;也有人说,这是一场“老IP的逆袭”。但在笔者看来,《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国产动画的成长轨迹,也映照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变迁。

《猪猪侠》系列走过20年,从电视动画到大银幕,从儿童频道到网络表情包,它早已不是一部简单的动画作品,而是一种文化符号。这一次,电影没有选择“重启”或“颠覆”,而是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让经典形象承载全新的故事内核。

影片中的猪猪侠不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而是一个“过气顶流”,靠送外卖维生。这种设定,与其说是“自黑”,不如说是一种“自省”。它没有回避IP的老化问题,反而将其作为叙事起点,用幽默的方式探讨“中年危机”“梦想与现实”等成人议题。

这正是国产动画近年来逐渐明晰的一条路径:IP的核心不是形象,而是精神内核。猪猪侠的“油腻搞怪”或许不再符合当下的审美主流,但他所代表的“不内耗、直接疯”的生活态度,却恰恰击中了当下年轻人的情绪痛点。

“我以为我们长大后会聊点别的。”这句话在《洛洛历险记》《超兽武装》等经典动画的评论区内高频出现,而在《猪猪侠》的电影院里,它再次被验证。当一群成年人为一只“老猪”的逆袭而欢笑落泪时,我们看到的不是“长不大”,而是“不想忘”。猪猪侠所代表的“不内耗、直接疯”的生活态度,恰恰击中了当下年轻人的情绪痛点。在充斥着“躺平”与“内卷”讨论的当下,这种简单直接的生活哲学反而显得珍贵。

《猪猪侠》这部电影,表面上讲的是“咸鱼翻身”,内核却是“自我认同”。它告诉我们:你可以失败,可以过气,可以不被理解,但只要你还相信自己,你就还没有输。

而那句“一个动作就是要拍十几次啊。”既是对剧中角色的调侃,也是对现实影视行业的一种讽刺。在流量至上、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还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个镜头反复打磨?

《猪猪侠》系列之所以能走过20年,正是因为它始终保持着对内容的敬畏。它或许没有《哪吒》那般的热血画面,也没有《黑神话·悟空》那样的游戏化拓展,但它有一种最珍贵的东西:贴近生活的灵魂。这种灵魂,来自于对普通人的共情,来自于对现实困境的幽默解构,也来自于对“精益求精”创作理念的坚持。

走出影院,有人笑着说:“又被那只‘臭猪’给教育了一顿。”是啊,我们总以为长大之后应该聊房价、股票、晋升,却忘了我们内心还住着一个孩子,还需要那些简单而真诚的情感慰藉。

这是一次情感的回归、一次精神的唤醒。我们的内心也在告诉我们:热爱无需羞耻,怀旧不是逃避,成熟不是抛弃过去,而是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正如《老子》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喜好,能大声说出“我就是喜欢看《猪猪侠》”,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