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孩子亲子共读?
发布时间:2025-10-06 20:18:53 浏览量:2
当然!亲子共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它不仅能促进语言发展和学业成绩,更能滋养孩子的心灵,建立独一无二的亲子纽带。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一项需要用心学习和经营的“技术活”。
以下是一份详尽的亲子共读指南,涵盖了从理念到实操的各个方面:
重点:熟悉书本、感知语言节奏、建立关联。
选书:布书、纸板书、触摸书、洞洞书;内容简单、色彩鲜艳、重复句式多。
技巧:
多用夸张的语调和表情:模仿书中的动物叫声,用高低不同的声音讲述。
指物命名:“看,这是小狗!汪汪!” 将书中的图片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互动与重复:鼓励孩子触摸、翻页。反复阅读同一本书,重复是婴幼儿学习的关键。
让它成为惯例:比如在睡前,洗完澡后,让共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有安全感的一部分。
重点:语言表达、情节理解、想象力发展。
选书:故事性更强的图画书、简单的科普书、韵律感强的童谣。
技巧:
“对话式阅读”:这是核心技巧!不要只你一个人讲,要问问题。
补充型:“然后小熊说……?” 让孩子补充词语。
回想型:“还记得昨天我们看到小兔子怎么了吗?”
开放型:“你觉得他为什么哭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没有标准答案)
联系实际型:“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帮助他?”
表演出来:和孩子一起模仿故事里的动作和对话。
关注图画:引导孩子观察画面的细节:“你看到角落里藏着什么小虫子了吗?” 图画中常常有文字未提及的故事。
重点:巩固阅读能力、理解复杂情节、培养同理心。
选书:桥梁书(图文并茂)、章节书(可以由家长朗读)、内容更丰富的绘本。
技巧:
“你一页,我一页”:鼓励孩子自己朗读简单的部分,你读较难的部分,分担阅读任务。
讨论深层含义:与孩子讨论角色的动机、感受,故事的主题(如友谊、勇气、诚实)。
预测与验证:在关键情节处停下来,让孩子预测结局,然后一起阅读验证。
拓展活动:读完一本书后,可以一起画一幅画,或者续编故事。
高级技巧:
根据情绪选书:如果孩子今天很开心,可以读热闹的故事;如果有点低落,可以读温馨治愈的绘本。
把主角换成孩子的名字:增加代入感和趣味性。
善用停顿:在关键处或精彩处停顿,制造悬念。
常见误区(“千万不要”):
不要强迫孩子:如果孩子今天没心情,就换一天。强迫只会让他对阅读产生反感。
不要只读文字,忽略图画:图画书是“图”X“文”的艺术,很多故事藏在画里。
不要动不动就考问:“这个字念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打断故事流畅性,让共读变得有压力。
不要批评孩子的理解:无论孩子说出多么天马行空的想法,都要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不要认为孩子大了就不需要了:即使孩子能自主阅读,他依然渴望和你分享书中的世界,这种精神上的陪伴是无价的。

总结来说,亲子共读的真谛在于“共”字——共同进入一个故事世界,共同分享一段情感体验。 当你满怀爱意地把孩子揽在怀中,用温暖的声音为他打开一本书时,你种下的不仅仅是一颗阅读的种子,更是一颗关于爱、安全和想象的种子,这颗种子将会在孩子的一生中茁壮成长。
现在,就选一本书,开始你们的共读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