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莫让亲子游沦为行走的课桌

发布时间:2025-10-05 15:51:23  浏览量:1

□朱波

国庆、中秋假期,朋友圈俨然成了亲子游的摄影大赛现场。博物馆里,孩子们被簇拥着在玻璃展柜前识记文物名称;红色圣地,娃娃们排排坐听讲解做笔记;就连青山绿水间,也常闻家长见缝插针地考问自然知识。一时间,亲子游仿佛成了一场精心策划、目标明确的移动教学,那根无形的教鞭,似乎从校园一路紧随,指向了旅途的每一个角落。

其背后,是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深切期盼,夹杂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集体焦虑。于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宝贵的共处时光,被量化成一个个知识点打卡;本应轻松愉悦的探索过程,异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外负担。人们热衷于谈论亲子游是“第二课堂”,却似乎忘了,它首先应该是情感升温的“暖房”,是自由生长的“试验田”。试想,当游历的目的只剩下汲取“有用”的知识,当孩子的体验被“教育意义”紧紧捆绑,亲子游便失却了那份率性与天真,如同被精心修剪的盆景,虽则规整,却少了些山野间的蓬勃生气。

教育本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在敦煌莫高窟,让孩子惊叹于飞天的飘逸,远比让他背下开凿年代更为震撼;在井冈翠竹旁,让少年感受山间的清风,或许比单纯讲解历史事件更能埋下精神的种子。那种由环境触发的内心共鸣,由好奇驱动的主动探寻,才是旅行赐予成长最珍贵的礼物。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路”是阅历,是见识,是心胸的开阔,是情感的沉淀,绝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位移与叠加。

回溯历史,许多大家的成长足迹或可给我们启示。太史公司马迁若无其父司马谈引领下的壮游天下,遍访遗闻旧事,恐难有《史记》那般鲜活磅礴的笔力;李太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名山大川的陶冶成就其浪漫不羁的诗风。他们的“游”,是生命与广阔天地的交融,是精神世界的自主建构,何尝有今日这般缜密的“教案”与“目标”?

因此,是时候为亲子游松松绑了。父母们不妨放下“教育执念”,少一些“必须学到什么”的预设,多一些“我们一起发现”的陪伴。行程规划中,留白与闲暇弥足珍贵,允许孩子有时间对着云朵发呆,有机会为一只甲虫驻足,有力气在草地上肆意奔跑。旅游供给方亦需努力,开发更多能激发家庭共同兴趣、促进自然互动的产品,而非仅仅打造“行走的教室”。

亲子游的真谛,或许在于“游”而非“教”,在于“亲”而非“训”。让我们携手,莫让亲子游沦为另一张行走的课桌,而是还原其为一段温暖彼此生命、充盈自由灵魂的美好时光。这旅途中的笑语欢声,那共同发现世界的惊喜眼眸,本身就是最动人、最深刻的成长篇章。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