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月光照童心,亲子共团圆:留耕镇幼儿园的中秋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5-10-03 11:12:18  浏览量:3

月光照童心,亲子共团圆:留耕镇幼儿园的中秋启示录

晨光微露。留耕镇中心幼儿园已热闹非凡。今天不是普通日子。是中秋与国庆的交汇点。是爱与传承的现场。

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启了这一天。细雨突然飘洒。但计划依旧进行。只是换了场地。大一班的孩子们在教室里起舞——《童心向党》。舞姿或许稚嫩。情感却绝对真挚。家长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

指尖上的传承:月饼里的亲情密码

面粉。馅料。模具。散落在桌面上。这不仅是制作月饼的材料。更是亲子交流的媒介。

“妈妈,你看我捏的圆不圆?”

“爸爸,这个馅料好香啊!”

孩子的小手包裹在家长的大手里。共同揉搓着面团。这个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共同制作冰皮月饼。不只是学习传统食物制作。是协作。是耐心。是共享成就感的体验。有研究指出,这类动手活动能显著增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心愿树上生长的希望

绘制心愿标签。是这个活动的点睛之笔。

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家长在一旁轻声引导。不只是画画。是心灵的对话。是对未来的憧憬。

然后将这些心愿卡挂在校园的“心愿树”上。让美好愿景伴随节日生长。这种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愿望被重视。被祝福。

从活动到日常:亲子关系的金字塔

留耕镇幼儿园的活动结束了。但亲子关系的构建从未停止。育儿专家年糕妈妈提出了一个亲子关系金字塔理论。

最底层是生理需求的满足。往上是亲子陪伴和沟通。再往上是价值观的传递。而金字塔的顶端。是自驱力的培养。这次中秋活动。恰恰同时满足了多个层次的需求。

“自驱力是我们能给孩子唯一的行李”。当孩子看到自己的行动能产生成果。就会建立动力和信心。

将节日带回家:日常中的亲子互动

不必等待特殊节日。日常家庭生活本身就充满教育机会。

10种奉献,十分得意。可以请孩子思考能为家庭做的事。如扫地、浇花。帮奶奶捶背。帮妈妈叠衣服。写成小纸条放进“神秘盒子”。随机抽取实践。让孩子体会为家庭作贡献的快乐。

还有10句赞美,十分爱意。鼓励孩子每天观察家庭成员所做的值得赞美的事。用自己的方式制作感谢信。“邮寄”给本人。并表达对家人的赞美。

甚至可以从“和毛巾一起玩”开始。简单的毛巾游戏。就能同时发展孩子的平衡感与协调性。

写作与表达:亲子关系的镜子

写作能力的发展。也与亲子关系密切相连。

有位语文老师妈妈分享经验。她让8岁儿子开始写日记。起步阶段的小目标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完整的话。哪怕只写一句话。重要的是坚持。

如果孩子害怕写作。可以让他先说。手机上的语音输入软件可以将语音转化成文字。孩子先“说”出文章。再对转化后的文字进行修改。这能有效降低写作门槛。

安全与成长:不可分割的双翼

活动最后。留耕镇幼儿园的老师不忘进行安全教育。涵盖出行、饮食、居家安全。这提醒我们。在鼓励孩子探索世界的同时。安全的守护同样重要。

就像龙田世居天井游廊门楣上的刻字——“留耕”与“树德”。既要给孩子成长的土壤。也要培养他们的品德与安全意识。

月光洒在留耕镇幼儿园的操场上。活动已结束。但影响刚刚开始。亲子关系的构建。不在宏大宣言中。而在这些日常互动里。在共同制作的月饼中。在共同挂上的心愿卡上。在每一次耐心的陪伴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留耕镇的家长和孩子们。这个中秋。秋思就落在他们共同创造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