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这样引导孩子表达内心想法太有效
发布时间:2025-10-01 11:12:28 浏览量:2
在和家长们交流亲子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亲子沟通上的难题可真不少。我先给大家说说几个常见的场景,让大家看看有没有感同身受的。有家长跟我讲,孩子原本好好的,突然就变得沉默寡言,不管问什么都不愿意说,就自己一个人闷着;还有些孩子,稍微有点不如意就发脾气、暴躁起来,家长完全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孩子为啥会这样;另外,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得厉害,家长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亲子之间仿佛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这让家长们特别苦恼。
面对这些沟通困境,家长们不用着急,其实亲子沟通是有方法可循的。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观察 - 倾听 - 反馈”的沟通模型。这个模型说起来也不难,观察就是要多留意孩子的行为、表情、动作等细节。比如说孩子放学回家,是开开心心、蹦蹦跳跳的,还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这些都能反映出孩子当天的状态。倾听就是要认真听孩子说话,千万不要打断他,让他把心里的想法都畅快地说出来。反馈就是在孩子说完后,表达你对他的理解和关心。我还配了个流程图,大家一看就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模型了。
了解了沟通模型后,接下来我分年龄段给大家说说家庭实操方案。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好,不太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生活化的工具来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像情绪卡片就很不错。我有个学生,有一次在学校不开心,但是又说不清楚原因。他妈妈就拿出情绪卡片,让他挑出自己当时的心情,孩子挑了“难过”那张卡片。妈妈接着耐心地问他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儿了,慢慢地,孩子就说出了是和小朋友闹别扭了。除了情绪卡片,绘本也是个好帮手。像《我的情绪小怪兽》这本书,里面把不同的情绪用不同颜色的小怪兽表示,特别形象,孩子一看就懂。
除了用工具识别情绪,建立日常固定沟通时段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利用睡前 10 分钟和孩子聊聊天。我家孩子小时候,每天睡前我都会和他开启这段温馨的聊天时光。我会问问他今天在学校吃了什么好吃的,有没有发生好玩的事儿。有一天,他跟我说在学校画画比赛没拿到奖,有点不开心。我就安慰他,没拿到奖没关系,只要努力画了就是最棒的,后来他的心情就好多了。
另外,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训练孩子的表达技巧也很有效。比如玩“去超市购物”的游戏,让孩子当收银员,你当顾客。“顾客”可以故意挑点毛病,说“这个苹果不新鲜”,看看“收银员”会怎么处理,这样能锻炼孩子应对问题和表达想法的能力。
低年级孩子的沟通方法大家了解了,那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呢,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了,沟通方法也得有所不同。
还是可以用情绪卡片,但和低年级孩子不同的是,交流可以更深入一些。有个家长跟我说,孩子到了高年级,经常闷闷不乐的。家长就用情绪卡片和孩子沟通,孩子挑了“烦躁”那张卡片。家长接着问是不是学习压力大,孩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说作业太多,都没时间玩了。家长就和孩子一起商量怎么合理安排时间。
在睡前聊天时,也可以聊一些更有深度的话题,像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有一次我和孩子聊到垃圾分类,他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认真听他说完,还和他一起探讨,这样能增进我们之间的理解,让他觉得我是懂他的。
角色扮演游戏也可以升级,玩“老师和学生”的游戏,让孩子当老师,你当学生。“学生”故意问一些难题,让“老师”解答,这样能提高孩子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有些错误的沟通模式一定要避免。第一种是打断式说教,孩子还没把话说完,家长就开始批评教育,这样孩子就不愿意再和你交流了。比如孩子说在学校和同学有矛盾,家长马上说“肯定是你不对,你要学会忍让”,孩子听了心里肯定不舒服,就不想继续说了。第二种是情绪化否定,孩子有个想法,家长马上说“你这想法不行,别瞎想了”,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以后不敢再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种是比较式沟通,老是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说“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学习多好”,孩子会很反感,觉得自己在家长心里永远比不上别人。
最后,我给大家几个立即见效的沟通锦囊。一是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让他知道你认可他;二是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儿,像看电影、做手工,在这个过程中增进感情;三是认真听孩子说话,用眼神和他交流,让他感受到你的专注;四是不要总是批评孩子,多从他的角度看问题;五是答应孩子的事儿一定要做到,这样孩子才会信任你。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大家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