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上演《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吴淞口之夜化身“空中剧场”
发布时间:2025-09-30 23:24:56 浏览量:1
9月30日、10月1日,连续两天,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畔的夜空化身“空中剧场”。
国庆佳节之际,由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影元”)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联合出品的“吴淞口空中剧场”华丽上演。作为本次活动的首秀剧目,“吴淞口空中剧场X《哪吒闹海》”通过无人机编队与烟花秀的创新融合,为现场数千名观众呈现了一场超越想象的沉浸式文旅盛宴。
夜空为幕 科技为笔
9月30日晚,伴随恢弘而富有神话色彩的交响乐章,千架无人机自吴淞口沿岸缓缓升起,在夜空中汇聚成“哪吒”英姿飒爽的形象,正式拉开了《哪吒闹海》的序幕。夜空成为无边际的动态画布,无人机群以精准的队形变换,生动再现了哪吒降世、手持乾坤圈、身披混天绫、勇斗四海龙王等经典场景,色彩斑斓的灯光与无人机的动态轨迹巧妙结合,生动勾勒出人物角色的神韵与故事场景的磅礴气势。
赤绫翻涌间,当剧情推进至“闹海”高潮,精心编排的烟花表演适时加入。璀璨的烟花如星雨垂落、银瀑飞泻,与空中灵动穿梭的“哪吒”模拟出翻江倒海、电闪雷鸣的激烈战斗场面。无人机的精美灯光、烟花的震撼爆破和音乐的跌宕起伏交相辉映,现场观众赞叹连连。
科技赋能下的文化新生
这种创新演绎不是对中国经典动画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吴淞口空中剧场”以科技为媒介,打破二维平面的限制,将经典动画作品《哪吒闹海》在二维银幕上的绮丽画面转化为现实中三维可视可感的空中艺术:无人机编队的精准控制与烟花特效的瞬时爆发,既保留了原作中“闹海”场景的戏剧张力,又通过光影的流动赋予其现代性的科技美感。这种表达方式让年轻一代以更直观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观众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共鸣。
上影元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此创新并非对传统的解构或颠覆,而是在尊重经典内核的基础上加以技术赋能。例如,哪吒手持乾坤圈、脚踏风火轮的标志性动作,在无人机编队中通过光点轨迹的重组得以完美复现;而四海龙王与哪吒的对决场景,则通过烟花与灯光的色彩对比强化了善恶冲突的叙事逻辑。科技手段的运用,本质上是为传统文化的表达提供了更丰富的表达形式,使其在保持文化内核的同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与消费需求。
跨界融合 共拓“IP+文旅”新境界
此次国庆专场是上影元与吴淞口文旅战略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今年五一期间,双方成功举办首场“吴淞口空中剧场”,将《大闹天宫》中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大圣与二郎神对决等名场面,化作绚丽精巧的无人机烟花秀,活动当天共吸引约6万人次现场参与,上海·海上世界当天客流量达4.5万人次,日销售额超400万元,较普通周末成倍跃升。亮眼的数据实证了IP跨界融合所带来的商业潜力,以及对区域文旅消费的拉动效应。
作为2025上海国际光影节宝山分会场活动之一,“吴淞口空中剧场”将中国动画IP与无人机编队、数字光影、烟花爆破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成功突破了传统演艺的时空限制,构建出全新的文旅消费场景。10月1日国庆节晚,“吴淞口空中剧场x《大闹天宫》”也将升级回归,以科技手段将孙悟空腾云驾雾、天宫遨游的奇幻世界搬上天幕,延续这场古典美学与现代科技交融的夜空史诗。
立足吴淞口这一特殊位置,“IP+文旅”的融合发展不单单是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叠加,某种意义上还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崭新方式。“吴淞口空中剧场”通过将中国动画IP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产品,既为本地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选择,也为国内外游客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窗口。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文旅项目“静态展示”的局限,以动态化、互动化的方式让文化“活起来”,使游客在参与中成为文化传播的参与者与共享者。
据悉,上影元与吴淞口文旅已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以中国动画IP为核心、空中剧场为载体,持续推动“IP+文旅”融合发展,开发系列化、主题化的空中剧目,并结合节假日与特定主题季,打造常态化演出项目,使其成为独具特色的文旅新地标和夜经济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