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真没必要太卷孩子
发布时间:2025-09-28 13:35:53 浏览量:1
这是猫姐重启后的26篇文章
我现在住的小区,有个邻居,基本能天天听到他家鸡娃的动静,有时候简直吵得不可开交。他家,应该算是我见过的,最为鸡娃的典型了。
一言不合就报班,舞蹈班、钢琴班、英语班、奥赛班、写作班,仿佛不报几个班,就对不起孩子;一到寒暑假就报团,亲子团、研学团、游学团,刚刚过去的暑假就报了两个,孩子累得够呛......
每次跟我们见面,就不断说自己的”丰功伟绩“,也不失抱怨,什么钱包瘪了,真的养不起孩子之类的,之余,还羡慕一下我们这些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情侣。
我想说,他们的劳累都是自找的。优秀的孩子,真的必须要用金钱堆出来吗?那些别的人都在捐的项目,是否又是掉进了消费主义的陷阱,被激发的焦虑牵着鼻子走?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真的没必要太卷孩子。盲目的”卷“反而会让孩子丧失很多更重要的东西:个体的独立、情绪的稳定、开朗自信的性格、正确的三观...那些足以支撑他坦言面对万千坎坷的底层能力。
01 稳——情绪的稳定,家庭氛围的稳定
和睦有爱的家庭氛围就是孩子最大的滋养,是一个孩子能健康成长,形成正确三观的必须土壤。
我真的见过太多底层家庭,情绪不稳定最为明显。天天作妖,一点破事就天天干架骂人,洗个碗不小心摔坏了,削一个苹果掉地上了就好像天塌了一样,骂一整天好几天。
我其实也是生活在这种不稳定的家庭氛围当中,我太懂其中的痛苦了,怀疑自己,质疑自己质疑到叛逆,甚至一度抑郁想逃离。还好我遇到了奶奶,慈祥的奶奶和一些很好很好的老师。
现在,很多家长自己都是个定时炸弹,还妄想教育好孩子?在给孩子报各种班,各种团之前,家长需要练自己的稳定性,先搞好”土壤“。
上午吵着要离婚,下午吵着要换工作,晚上又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孩子能有安全感吗?能安心学习吗?报再多的课都白费。
天天吵,天天干,天天情绪不稳定,一点小事就像点燃的炸弹一样,你的孩子性格不出问题就谢天谢地了。
02 静——砸时间陪伴,拼习惯惯性
可能我们的原生家庭本来就不好,于是我们这代人开始“养孩子其实就是在养童年的自己”,如此操作。
我妹妹也是,相信我以后也是。相比不断地投钱,好的家庭氛围,以及肯砸时间比砸钱重要的多了。
我妹妹家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在家的时候不玩手机,不刷短视频,有时间就陪孩子一起阅读、运动、做家务等等。
我两个外甥,最大的10岁,最小的7岁,给我的感觉都非常“独立”,甚至可以说是那批“网上说的来报恩的孩子”。
平时做家务,洗衣服,晾衣服,擦桌子,扫地拖地,甚至买菜做饭,根本不需要我妹妹做,两个兄弟能自己独立完成。
除了独立意识和体谅家人,分摊家务方面,自己的学习也不落下。放学回来乖乖做功课,不做功课就去读绘本,背诗文。小小年纪,甚至语言逻辑比我这30岁的人还强上许多,什么话都能接得上,落落大方的。
相比那些高价的精英课程,系统培训班,不如家长静下心来陪孩子读读绘本、爬爬山、做做家务,做做表,算算帐,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抗压能力。
比不上别人有雄厚的家底,比不上别人有天赋,就卷独立能力和生存能力,是底层孩子杀出重围的必杀技。
03允——减少你的控制,学会放手
千万不要轻易鸡娃,除非你有钱,烧得起。普通人哪怕很努力,拼了命,很多时候也是半吊子罢了,根本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
“享受了多少资源,就要承受多少期待和压力”,是必然的。相信很多鸡娃的家长,在对孩子失望之际,总会口不择言冒出埋怨:我天天早出晚归的,都为你付出这么多了,你还不懂事?还不争气?
说者可能无心,但听者有意啊,这不就给小孩子增加了无形的压力。
理智开明的父母,应该减少自己的控制欲,学会放手,不焦虑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只要不太离谱,适当允许自己的孩子自由发展,更能建立孩子的信心,也更能得到孩子的信任。
孩子没有学习的天赋,就算铆足了劲去揠苗助长也没多大用处。更何况学习不好,也并不代表人生就要完蛋了。
我妹妹对我两个小外甥,算是比较自由了。我大外甥虽然才10岁,但是摄影很厉害,已经卖出去不少作品了,俨然算是一个小小的摄影师。
当初我外甥玩摄影的时候,家里的长辈都反对,说玩物丧志,什么难听的话都有,只有我妹妹和妹夫是支持的。
因为有喜欢的兴趣爱好,又获得父母的支持,我外甥一直都是个很自信,很积极,也很信任父母的人。我相信以后也会是。
普通家庭教育孩子,你别跟有钱人比拼资源。你拼不过,也没必要拼。你要拼的是什么?拼的是用心程度。
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正的教育投资,拼的不是钱,而是时间,是情感,是稳定的环境,严格做到这些,你的孩子基本就能超过80%的人了。
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变得优秀,而是让孩子变得快乐。而快乐的孩子,会更积极,也自然会更优秀。
不信的话,看看自己身边,看看那些出身普通家庭却很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