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网红儿童“真煮”迷你厨房安全吗?

发布时间:2025-09-28 09:27:40  浏览量:2

玩具锅能烧热水,迷你蒸笼咕嘟冒泡,连小小的电磁炉都发出“滋滋”加热声……作为传统“过家家”的升级版,儿童“真煮”迷你厨房凭借逼真的烹饪体验,赢得了不少孩子的喜爱。然而,其背后潜藏的安全隐患,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近日,记者展开市场调查,一探究竟。

消费者购买的“真煮”厨房套装。记者 沐方婷 摄

记者体验:

“真煮”是卖点,也是风险点

不久前,家长戴女士给自家的两个孩子买了一套“真煮”迷你厨房,四五十件厨房小物件一应俱全,通过迷你电磁炉能模拟做饭的全部过程,颇受孩子的欢迎。“可以做饭、炒菜,还可以热东西、做汤,就是分量很小,孩子每次自己做的都吃光光。”戴女士告诉记者。

“真煮”成为卖点,也成为主要风险点。近日,记者在某购物平台上购买了一套复古版“真煮”迷你厨房,包含炉灶、炒锅、菜刀等23个迷你物件,炒锅直径仅十余厘米。这款被商家称为“尝鲜款”的产品,从外包装到内部配件,均未标注生产厂家、地址及材质等信息。

目前市面上的“真煮”迷你厨房主要有两种加热方式:一是使用环保油燃料罐的明火加热,二是通过迷你电磁炉通电加热。记者购买的这款“真煮”迷你厨房通过明火加热。

按照说明书,记者组装好红砖灶台,将一瓶标注“矿物油”字样的透明液体倒入铁罐中,再插入一根棉线。点燃棉线时,锅灶里冒出缕缕黑烟,火苗渐起,炉灶和炒锅温度也迅速升高,锅中鸡蛋在翻炒下逐渐熟透。

23件配件中,仅有“矿物油”瓶身贴有“请勿食用”标签,一张燃料使用说明书提醒“尽量不要让太小的朋友独立使用燃料。燃料物质为环保植物油,安全耐用,不会爆炸请放心!”但对于可能存在的吞咽、割伤等风险,却无任何警示说明。

有测评博主对迷你电磁炉进行测温后发现,其表面温度可达200摄氏度以上,极易造成烫伤。不少购买电磁炉版“真煮”厨房的家长在评论区留言:“用电感觉不太安全,容易烫手”“必须全程陪同,就怕孩子受伤”。

此外,尽管商家宣称厨具为“食品级”“304不锈钢”,可“真煮真吃”,但有博主使用不锈钢检测液测试发现,部分产品并未达到食品级标准。非食品级材质在高温、高压或腐蚀条件下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市场走访:

220伏电压

远高于玩具电压标准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福州多家线下玩具店,绝大多数玩具店有“真煮厨房”玩具套装售卖,价格在百元左右。包装上普遍印有3C认证标志,部分产品还标注了电炉、塑料等部件的具体生产信息。

在线下门店的“真煮”迷你厨房中,加热装置大多为小电磁炉,电压显示为220伏,但根据国内玩具强制性国家标准,玩具的额定电压不应超过24伏直流(DC)或等效交流电(AC),当记者询问加热是否安全时,商家普遍表示,如果孩子年纪较小,家长要在旁边陪同。

到底多大的孩子才适合玩“真煮厨房”呢?记者在一家玩具店内留意到,一款“真煮厨房”套装上标注着“适合年纪14+”,但这家玩具店工作人员坦言,“写是这么写,但是实际上肯定不是14岁以上才能玩,14岁都上初中了”。

针对套装中直接接触食物的金属制品、塑料制品,不少产品标注为“食品级”“304材质”或“PP/麦秆材质”。对此,台江区一家玩具店商家称,门店商品都是给商场供货,孩子用了肯定安全。

相比线下普遍上百元左右的价格,线上“真煮”迷你厨房的价格浮动较大,低的有三十多元,贵的有四五百元,一些线上商家声称门店商品通过了3C认证,并给记者发来一份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但仔细一看,产品名称那一栏上只笼统标注着“塑料玩具”四个字。

当记者表示,需要看一款“真煮”迷你厨房的产品认证时,客服表示,门店的产品认证是多个不一样的玩具一起认证,如果消费者只买一套的话,厂家并不支持查看。

部门提醒:

厨房安全意识不妨从小培养

“真煮”迷你厨房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为童年添加了别样的色彩。然而,作为一种介于儿童玩具和家用电器的“跨界融合”产品,其既具有玩具的娱乐属性,也具有家用电器的功能属性,致使其背后潜藏着不小的安全风险。

使用“真煮”迷你厨房导致小朋友烫伤、烧伤的案例并不少见。与火爆的销售场景极不相称的是,“真煮”迷你厨房产品目前仍存在管理真空地带。

多地消保委、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曾发出消费提示,问题包括标志标识、电气性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等多个方面。其中,江苏泰州市质检院今年开展的一项监测则显示,儿童厨具产品问题发现率达70%。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不少商家在推荐产品中,都在页面明显位置标注为儿童玩具,但将产品介绍下拉到最末端时,却看到商家注明的两点说明:一、本产品属于功能性厨房教具产品,并非儿童玩具;二、本产品属于功能性教育产品,不属于玩具,不受玩具产品电压限制的规定。

对此,盈科(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罗锦斌表示,商家宣传与标识不一致,存在误导消费者甚至虚假宣传的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生产和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商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不仅如此,儿童“真煮”迷你厨房包含的小物件种类众多,兼具玩具、厨具及家用电器的属性,仅以玩具标准进行监管显然不够,应制定特定产品标准,出台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安全标准,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

省市场监管局也发布提醒,家长一定要购买符合儿童年龄段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质量保障的产品,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厨房安全意识不妨从小培养。(记者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