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遇挫折就放弃?培养心理韧性很关键
发布时间:2025-09-27 18:08:28 浏览量:1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遇到一点挫折,比如搭积木时积木倒塌,或是画画没达到自己预期,就立刻放弃,不愿再尝试。这种现象在儿童中较为普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培养他们的心理韧性。心理韧性强的孩子,面对挫折时更能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一、挫折面前的放弃:儿童成长的常见现象
1.轻易放弃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像小宇这样遇到挫折就放弃的孩子并不少见。小宇正在搭建一座积木城堡,当其中一部分积木不小心倒塌后,他瞬间就失去了继续搭建的兴趣,把积木一扔,说道:“我不玩了,太难了。” 同样,在画画课上,小萱想要画一只漂亮的蝴蝶,但几次尝试后都画得不太满意,她便放下画笔,再也不愿意画了。
2.对成长的不利影响
这种在挫折面前轻易放弃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诸多不利影响。小宇因为遇到困难就放弃搭建积木,无法体验完成一座完整积木城堡的成就感,也错过了锻炼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机会。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自信心受挫,面对困难的勇气逐渐丧失,不利于他们未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儿童易放弃的原因
1.自身心理特点
认知发展局限:儿童的认知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应对方式相对简单。小宇在积木倒塌后,可能只看到了眼前的失败,无法理解这是搭建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想不到可以重新调整继续搭建,从而选择放弃。
情绪调节能力弱: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弱,面对挫折时,容易被负面情绪淹没。小萱在画画不满意时,沮丧、失落等情绪占据了主导,使她难以冷静下来思考如何改进,而是直接选择放弃来逃避这种负面情绪。
2.家庭教育方式
过度保护: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孩子缺乏面对挫折的机会和经验。小宇的父母平时总是帮他解决各种问题,当他遇到积木倒塌这样的挫折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选择放弃。
不当的奖惩机制:部分家长的奖惩机制不当,过于强调成功的奖励,而忽视了努力的过程。小萱的父母只在她画出漂亮的画时才给予表扬,一旦画得不好就没有鼓励。这让小萱觉得只有成功才有价值,遇到挫折时就容易放弃,害怕得不到认可。
3.学校教育环境
竞争压力:学校中存在的竞争压力,可能让孩子面对挫折时更容易放弃。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小萱看到其他小朋友画得很好,觉得自己比不上,担心失败后会被嘲笑,从而产生退缩心理,放弃参赛。
缺乏挫折教育:如果学校缺乏挫折教育,没有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就不知道如何应对。小宇所在的学校较少开展关于挫折教育的活动,老师也没有及时引导他正确面对积木搭建中的挫折,导致他轻易放弃。
三、心理韧性:助力儿童应对挫折
1.心理韧性的重要性
增强挫折承受力:心理韧性强的孩子,能更好地承受挫折带来的压力。比如,同样是积木倒塌,心理韧性强的小阳会把它看作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思考如何搭建得更稳固,而不是像小宇一样直接放弃。这种对挫折的正确态度,能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轻易被打倒。
培养坚持不懈精神:心理韧性有助于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精神。小阳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多次倒塌的挫折,也会不断尝试,努力找到解决办法,最终完成积木城堡的搭建。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2.心理韧性对成长的积极影响
提升自信心:当孩子凭借心理韧性克服挫折时,会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自信心。小阳成功搭建好积木城堡后,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多信心,在面对其他挑战时也会更有勇气。
促进全面发展:具备心理韧性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等。小阳在不断尝试搭建积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全面发展。
四、培养儿童心理韧性的方法
1.家庭层面
适度放手:家长要适度放手,让孩子有机会面对挫折。小宇的父母可以在他搭积木时,不再立刻帮忙,而是鼓励他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当小宇遇到积木倒塌的挫折时,引导他思考如何避免再次倒塌,帮助他学会独立应对困难。
正确引导与鼓励: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小萱画画时,父母可以在她努力尝试的过程中就给予肯定,如 “你这次尝试了新的颜色搭配,很有创意”,而不是只在画得完美时才表扬。这样能让小萱明白努力的价值,增强面对挫折的信心。
2.学校层面
开展挫折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开展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小宇明白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是如何面对。同时,教给孩子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如调整心态、分析问题等。
营造积极氛围:学校要营造积极的氛围,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面对挫折。在绘画比赛中,老师可以强调参与的重要性,对每个参与的孩子都给予鼓励,让小萱感受到即使没有取得优异成绩,她的努力也被认可,从而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
3.儿童自身层面
培养兴趣爱好:孩子自身培养兴趣爱好,能在面对挫折时更有动力坚持。小阳对积木搭建充满兴趣,这种兴趣让他在遇到积木倒塌的挫折时,更愿意去克服困难,不断尝试。因为他享受搭建的过程,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自我激励: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当遇到挫折时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小萱在画画遇到困难时,可以告诉自己 “我再试试,一定能画得更好”,通过这种自我激励,增强心理韧性,不轻易放弃。
五、案例分析:小周的成长转变
小周是一名小学生,在学习骑自行车时遇到了不少挫折。每次刚骑上去没几步就会摔倒,这让他感到沮丧,想要放弃。
小周的父母看到这种情况,没有立刻帮忙,而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思考摔倒的原因。父亲还给他示范如何保持平衡,引导他不断尝试。在小周努力的过程中,父母始终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 “你这次坚持的时间比上次长了,很棒”。
学校老师得知小周学骑车遇到挫折后,在课堂上分享了一些名人面对挫折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的故事,鼓励小周不要放弃。同时,在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中,特意安排了骑自行车的项目,营造了大家一起努力克服困难的氛围。
小周自己也对骑自行车很感兴趣,他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每次摔倒后都立刻爬起来继续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周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提升。此后,在面对其他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时,小周也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不再轻易放弃。
儿童遇挫折就放弃,并非无法改变。通过家庭、学校的引导以及儿童自身的努力,培养心理韧性,能让孩子在挫折面前勇往直前。相信大家对培养孩子心理韧性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