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中国动画报告(2025)》:行业趋势全景呈现
发布时间:2025-09-26 22:43:40 浏览量:1
导读
9月25日,2025年北京动画周主旨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现场,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发布《中国动画发展报告(2025)》,从七个方面总结当前动画行业发展亮点和趋势,展现出中国动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进图景。
第一,佳作爆款频出,中国动画正从“小众的狂欢”到“全民的热爱”
2025年初《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5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3.2亿;暑期《浪浪山小妖怪》《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等风格多元的作品集中涌现,档期贡献度和观众满意度均创近年来新高。
同时,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产动画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和地方层面“北京大视听”等多个专项工程的扶持引导下,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网络动画《中国奇谭》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上海电视节“国际传播奖”,入围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纽约亚洲电影节;《冰球旋风》入选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外合拍动画片《呼叫超级土豆》入围英国“广播电视数字大奖”等。优秀动画作品正在全球破圈传播。
第二,内容供给稳定,动画题材结构在细分中优化
规模态势方面,电视动画与网络动画供给均呈稳定增长态势。2024年全国制作发行电视动画片部数和时长同比增长18%和15.5%,659部重点网络动画片获得发行许可。
题材结构方面,内容类型多元细分。2025年前8个月,全国备案电视动画片中,童话和教育题材共占比64.16%,文化和历史题材分别占比12%和4%。网络动画在保持主流题材稳定供给的同时,逐步向青年向、现实向拓展。
故事来源方面,2024年上线的网络动画片改编与原创的占比分别为85.26%和14.74%,IP改编仍是主流,但原创内容逐步破圈。
制作形态方面,3D动画制作占据主流,但2D和定格动画也有亮点。
第三,从量变到质变,中国动画企业迈向“工业化舰队”
一是行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国动画相关企业超过19.8万家,成立5—10年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六成,成为产业发展中坚力量。
二是由“单打独斗”走向“兵团作战”,项目协同能力跃升。近年来,头部项目逐渐打破局限,推动了跨公司跨区域的联合制作与资源整合,形成“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产业格局。以年初上映的《哪吒2》为例,共有138家企业参与联合制作。
三是逐步构建出“头部企业引领、中坚企业支撑、创新型企业活跃”的多层次产业梯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正在加速崛起,并通过资金、技术、人才与IP等多维度优势,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在原创能力、IP开发和海外拓展方面的表现,显著提升了中国动画的整体能见度。
四是产业格局集聚,区域特色鲜明。从数据上看,北京、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形成中国动画产业高地。北京以9.7万余家相关注册企业居首,占比近五成,凸显出首都在政策资源、平台总部和内容创作上的综合优势。广东以2.4万余家位居第二,依托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市场化机制,涌现出奥飞娱乐、咏声动漫等龙头企业。福建、浙江、江苏、四川在数量上次之。尽管上海相关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但行业影响力不容小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BILIBILI等头部企业在内容生产、品牌塑造和行业引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第四,传播格局重塑,动画作品实现多层级广泛触达
一是电视端覆盖广泛,少儿频道构建基础播出阵地。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共有31个以“少儿、青少、儿童、动画、卡通”等关键词命名的专业电视频道。
二是推优内容排播比例上升,主题动画效果显著。2024年,全国38个卫视频道共播出广电总局推荐动画111部,推荐动画的播出比重达到20.6%。
三是“重温经典”频道重构集体记忆,国产传统动画再获关注。截至2024年底,该频道已排播49部动画片,累计播出时长达到2259集574.8小时。
四是重播比例高,优质国产动画IP持续占据核心档期。2024年,电视端重播动画的部数和时长占比达到57.9%和72.6%。
五是网络动画播出模式日益成熟,平台差异化布局显现。2024年上线的网络动画片中,独播作品达398部,占比超过九成,另有43部为多平台联播。在播出方式上,周更形式最为主流,全年周播作品达420部,占比近九成,保持用户黏性的运营策略趋于成熟;日播形式极为稀少,仅3部,一次性全集上线的作品共18部。相较传统电视动画排播模式,网络动画更注重用户自主节奏与内容聚合度。
第五,技术驱动创新,制作体系加速工业化升级
在“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下,动画产业加快向高技术、高效率、标准化的工业化体系迈进。包括:生产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赋能流程效率跃升;人工智能全面嵌入,重构创作生产链路;数字表达手段拓展,艺术与科技双向赋能。
第六,产业链条延展,动画经济迈向全价值生态
一是头部企业普遍不再满足于单一内容创制,而是围绕核心IP进行全链条运营。
二是节展活动有声有色,动漫节展日益成为产业链上下游的集聚平台和市场活跃度的风向标。
三是市场潜能不断释放,衍生消费成为新增长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泛二次元”衍生品市场规模将达6521亿元,到2029年有望突破8344亿元。
第七,新出发,中国动画学派崛起正当时
面向未来,我们认为中国动画发展已步入风格自立、体系成型、生态融合的新阶段,“中国动画学派”的崛起正在成为现实可能。围绕“内容创新”“产业生态”“技术赋能”“文化出海”等关键维度,未来中国动画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创作风格加速自立,构建融合传统与当代的中国动画美学;二是产业生态不断完善,青年创作力量成为驱动内容进化的重要引擎;三是科技创新持续赋能,推动动画迈入智能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四是出海路径持续拓展,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动画叙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