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救护车上” 福建儿童医院以党建引领守护儿童生命之光
发布时间:2025-09-26 16:56:32 浏览量:1
福建省儿童医院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度融入急危重症救治全链条,组建福建省儿童急危重症转运团队,四年多来累计转运超4000名患儿,行程超39万公里,转运成功率100%,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使命。
转运团队星夜ECMO护航。福建省儿童医院供图
坚持党建引领,织密急危重症救治“生命网络”
福建省儿童医院党委统筹部署,以儿童医疗救治体系省级中心为基础,立足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整合沪闽两地优质医疗资源,组建了省内首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急救转运体系。
建强战斗堡垒,打造红色引擎。实施“党支部联建+多学科协作”机制,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由急重症、新生儿、心脏中心党支部联合成立党员先锋队,将“支部建在科室”转化为“支部建在救护车上”,把党旗插在急救最前线。团队内42名党员冲锋在前,引领转运团队秉承“打造一流团队、掌握一流技术、展现一流作风、提供一流保障”等“四个一流”转运精神,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枕戈待旦、闻险而动,打造转运急救“铁军”,确保最快速度响应、最短时间到达、最高效率转运救治。同时,拓展转运指导方式,通过“党员走基层”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为各地市群众提供巡诊问诊服务,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业务培训等,切实做好“传帮带”,通过“输血”+“造血”激活“末梢神经”,促进基层医疗队伍专业素养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深化区域联动,构建全域覆盖格局。自医院开诊以来,转运团队从最初的单一科室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主导,发展至PICU、CICU(心脏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三大重症监护单元及急诊科协同作战,逐步形成“全省转运-院前急救-院内救治-重症监护”全链条儿童急危重症联动救治服务体系。依托妇幼保健“省—市—县(区)”三级网络破解基层之困,联合9家市级医院、59家县级医院建立绿色转诊机制,初步构建了全省范围的疑难重症患儿就医网络,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逐步将服务范围覆盖到省内2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目前全省儿童危重症转运覆盖范围最广、转运危重症儿童人数最多、转运病种最齐全的医疗机构,并进一步延伸至浙江、安徽、江西等周边省份,构建起东南区域疑难重症患儿就医网络。
锻造硬核实力,筑牢生命救治“铜墙铁壁”
福建省儿童医院针对转运体系建立“预警-调度-处置-监护-跟踪”五位一体应急响应机制,建立“日交班、周研判、月复盘”的立体质控模式,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切实提升转运救治时效。依托多学科协同转运救治机制,转运团队开展ECMO院际转运,用实际行动践行“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承诺。
2024年,三明市一名女童因感冒引发暴发性心肌炎,无自主心跳近1小时。接到紧急求救电话后,福建省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党支部书记陈强率多学科突击小组顶暴雨、破夜障,为生命接力。小组成员星夜奔袭200公里,7小时ECMO护航实现“心脉重启”。
厚植为民情怀,书写生命至上“暖心答卷”
转运团队以全天候备战状态践行使命,四年多来累计牺牲休假超2000人次。2022年,团队7小时全程护航全省首例新生儿ECMO跨市长途转运,在飞驰的救护车里筑起移动监护站,终将危重患儿平安送达。
为更大程度帮助困境患儿及其家庭,福建省儿童医院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建立“技术救治+慈善帮扶”双擎机制,携手省妇联、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设立福建省困境儿童重大疾病救治项目,打造全省唯一一个覆盖PICU/NICU救助的公益项目,累计筹集善款820万元,已为近300名患儿提供手术及康复支持;设立先心病及结构畸形救治专项基金,通过“珍惜生命基金会”等渠道筹集近4000万元,覆盖转运、手术及术后康复全链条,已惠及2000余个困难家庭。
从超早产儿的生命奇迹,到困境家庭的重燃希望,医护人员以毫米级救治精度践行生命平等承诺。未来,福建省儿童医院党委将始终牢记“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职责使命,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不断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努力打造全国儿童医疗高地,为健康福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毕莹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