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京蒙携手谱新篇,林西巾帼绽芳华——北京市丰台区妇联协作助力林西县妇女儿童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26 14:15:28  浏览量:1

“以前我们县级妇联开展工作,总感觉资源有限,很多想法难以实现。现在有了北京市丰台区妇联的帮助,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林西县妇联主席刘桂芳感慨地说。近年,随着京蒙协作的深入推进,北京市丰台区妇联与林西县妇联妇联携手共进,为林西县的妇女儿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搭建平台,巧手产品展风采

“我现在不仅能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通过制作手工品赚钱,这多亏了妇联的帮助!”林西县大井镇的刘凤琴大姐笑着说。在京蒙协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林西县妇女像刘大姐一样,走上了创业就业的道路。

围绕妇女巧手产业,京蒙两地妇联搭建了巧手和文旅产品进入北京展销平台。通过举办展销会、参加文旅活动等方式,让林西县的妇女巧手产品走出内蒙古,走向北京市场。在“林西好物进京●精彩赶集”“北京国际服贸会”等“好物进京”展销会上,林西县的妇女手工玉米皮贴画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北京当地人75岁王女士说:“手工编织箩筐只有在50多年前看到,今天在展销会上看到,真是勾起我少年回忆,我要把它们带回家,好好珍藏。”自展销平台搭建以来,林西县的妇女巧手产品在北京市场的销售额已达到20万元。

链接资源,产品设计增收益

“姐妹们,您看一下这种淡淡的皮粉颜色是不是要比刚才贴画颜色更加的柔和,饱和度更好,散发出女性柔美的气息……”北京依文集团手作匠人杨茹正在手把手教授学员玉米皮染色技术。

为了帮助林西县的妇女巧手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京蒙两地妇联链接了人才、设计等资源,邀请北京依文集团的“非遗”传承专家对产品设计进行改进。依文集团手作匠人深入林西县,与妇女姐妹们面对面交流,了解她们的创作思路和传统技艺。然后,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和包装。经过改进后的妇女手工玉米皮编织篮,不仅外观更加美观,而且实用性也大大增强,价格从原来的每个50元提高到了120元,销量也大幅增长。

精准帮扶,弱势群体得实惠

“感谢妇联的阿姨们给我送来书包、图书,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林西县大营子乡特教小学的留守儿童小宇感激地说。在京蒙协作中,关心关爱妇女儿童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实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女大学生、贫困妇女、城镇重大疾病困难妇女等弱势群体的心理关爱、物质扶持等项目,是京蒙两地妇联关爱帮扶工作的重要举措。两地妇联通过走访调研,建立了弱势群体档案,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妇联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为贫困留守儿童发放助学金和学习用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截至目前,丰台区妇联已为200名贫困留守儿童发放助学金、书包等物资3万元,为700名困境妇女捐赠物资7.5万元。

智库共享,专业指导助成长

为了给林西县妇女儿童发展与家庭建设提供更专业的支持,京蒙两地妇联积极争取北京社科院专家、高级人才智库资源共享,协助建设林西县妇女儿童发展与家庭建设“智库”。目前,“智库”已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7名专家学者,他们定期为林西县妇联开展培训、提供咨询服务。在一次“化育未来”家庭教育的培训中,来自社科院的心理专家韩茹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林西县的妇联干部和妇女姐妹们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培训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作为一名挂职干部,我们始终聚焦‘造血式’帮扶,丰台区把玉米皮文创产品从订单到北京展台,不仅打通了产品京城销路,实现了全县2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看着姐妹们增收的笑容,就知道京蒙协作的根扎对了地方。”林西县委常委、副县长、丰台挂职干部杨光告诉记者说。

京蒙携手,情深意长;巾帼同心,共赴新程。丰台区妇联与林西县妇女姐妹并肩前行,定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绽放更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