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三所小学“零近视”,硬核防控“四招”值得借鉴

发布时间:2025-09-25 17:44:38  浏览量:1

据《人民日报》报道,继云南红河州屏边县湾塘小学2022年被发现是“零近视”后,该省今年又新增两所“零近视”学校——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腊福小学与戈的小学。

当“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成为社会现象时,三所小学实现“零近视”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不同于零散的护眼提醒,这几所学校的防控措施并非“单点发力”,而是从校园生活全场景切入,用一套“硬核组合拳”为孩子的视力筑起防护墙,其可复制的经验值得深入拆解。

第一招:课程化保障户外护眼时间。三所小学严格落实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要求,创新设计特色活动:乡村小学将晨读移至操场树荫下,利用自然光学习;城区学校拆分时段,上午大课间开展趣味跳绳,下午结合农耕课与体育课远眺山林。通过将户外时间融入课程,让孩子在课间得到充分的望远和休息。科学研究证实,充足的自然光照可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课程化设计将护眼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第二招:重构课堂细节,减轻用眼负担。硬件方面,三所学校配备动态照明系统,能根据天气调节亮度,课桌椅也会按年级身高定期调整。教学安排上,每节课前5分钟做眼球运动操;语文、数学课间穿插10分钟听力课;作业设计上,低年级以口头作业为主,中高年级书面作业不超30分钟,且禁用电子产品完成作业,多管齐下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

第三招:家校协同,让护眼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三所学校均制定“家校护眼公约”,摒弃单向要求,以双向互动推动落实。学校定期开设“家长护眼课堂”,传授“20-20-20”法则;老师通过班级群发布趣味护眼任务,如亲子共寻远处植物、测量书桌光照等,将护眼融入亲子时光。部分学校还通过收集“家庭用眼日志”,针对高频使用电子产品、睡前阅读的学生,由班主任一对一指导家长调整,实现校园与家庭护眼无缝衔接。

第四招:动态监测,早发现早干预。不同于“每年一次视力检查”的常规操作,这三所学校均建立了“每月视力台账”:校医每月为孩子测视力、记录眼轴长度,对视力临界值(如裸眼视力低于4.9)的孩子,立即启动“个性化干预方案”——比如调整座位至教室中前排,安排“护眼小搭档”提醒其坐姿,同时联系家长带孩子到专业医院检查。正是这种“早监测、早介入”的机制,避免了轻度视力问题发展成真性近视。

这三所小学的“零近视”并非偶然,更不是“剥夺孩子学习时间”的结果,而是用科学、系统的防控思路,平衡了“学习需求”与“视力保护”。其核心启示在于:儿童近视防控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需要学校将护眼融入办学细节、家庭将护眼变成生活习惯,唯有形成“校园-家庭-孩子”的三方合力,才能真正守护好每一双“明眸”。(汪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