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如何在早教课实现真的亲子陪伴?

发布时间:2025-09-22 08:40:55  浏览量:1

在我多年和孩子、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虽然知道亲子陪伴重要,可真正做起来却常常陷入“无效陪伴”的误区。好多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了,比如有的家长一边陪孩子玩玩具,眼睛却一直盯着手机屏幕,孩子跟他们说话,也就是随便“嗯嗯”两声;还有的家长带孩子去公园,自己坐在一旁聊天,孩子在旁边玩得怎么样也不关心。这种看似在陪孩子,实际上心不在焉的方式,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爱和关注,时间长了,对他们情感和认知的发展都没好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亲子陪伴呢?我总结了一套“碎片化专注 + 生活化教育 + 仪式感互动”三维模型,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说说。

先说碎片化专注。大家都知道,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我们没必要非得花大把时间陪孩子,只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给他们高质量的互动就好。就拿早餐时间来说,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碎片化时间。我家孩子之前每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都会叽叽喳喳跟我讲他在幼儿园的事儿,像昨天哪个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老师教了一首新儿歌之类的。我就会放下手里的碗筷,认真看着他,听他讲完,然后给他一些回应。可能就这么十几分钟的互动,孩子一整天都会很开心,因为他知道我在乎他说的话。

明白了碎片化专注的重要性,接下来讲讲生活化教育。生活里到处都藏着教育的机会,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就像去超市买菜,这再平常不过了,但其实是个教孩子学习的好时机。有一回我带孩子去超市,让他自己选喜欢吃的菜,然后我就指着价格标签,告诉他每种菜的价格,又让他看看买了多少,让他试着算出这几样菜一共多少钱。孩子一开始算得不太对,但在我的引导下,慢慢就掌握了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对生活有了更多了解。

除了碎片化专注和生活化教育,仪式感互动也不能少。建立专属的亲子互动信号,能让亲子关系更亲密。我和孩子有个睡前的“开心事分享时间”。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关了灯,我就会跟孩子说:“咱们来分享今天的开心事吧。”孩子就会兴奋地跟我讲他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事儿,或者学到了一个新的小本领。我也会跟他分享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事儿。这种固定的互动,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之间的亲密,也能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不同场景下的实操案例,让大家更清楚怎么把这些方法用到生活里。

在厨房,洗碗就是个很好的亲子互动机会。洗碗的时候,水流过孩子的小手,能给他们很好的触觉刺激。我会让孩子把手伸到水里,感受水流的大小和温度,还会给他一块海绵,让他擦擦碗,感受海绵的柔软和粗糙。孩子特别喜欢这样的体验,一边洗一边咯咯笑,既体验到了做家务的乐趣,又促进了认知发展。

去超市的时候,除了计算价格,还能教孩子认识各种商品。我会让孩子帮我找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让他在货架上找我们平时用的牙膏。孩子会在货架上仔细找,这过程中,他们能认识不同品牌的牙膏,还能锻炼观察力和记忆力。

在卧室,睡前读书也是很好的亲子陪伴方式。每天晚上我都会给孩子读故事书,读完之后,我会和他一起讨论故事里的情节和人物。有时候我还会让孩子自己编一个故事讲给我听。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最后,我给大家总结了5个可以马上用起来的亲子互动口诀。

第一个是“早餐倾听多互动,专注陪伴情意浓”。早上吃早餐的时候,放下手里的事儿,认真听孩子说话,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第二个是“买菜算账学数学,生活处处是课堂”。去超市买菜的时候,让孩子参与计算价格,把生活变成孩子学习的课堂。

第三个是“洗碗玩水练触觉,亲子合作乐趣多”。在厨房和孩子一起洗碗,让孩子感受水流和不同物品的触感,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第四个是“睡前分享开心事,亲密关系更稳固”。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分享开心事,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第五个是“读书讨论编故事,想象表达共提升”。睡前给孩子读书,读完一起讨论,还可以让孩子编故事,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大家在早教陪伴中做得更好,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