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使儿童医院王玲-为什么聪明的多动症孩子会逐渐成为&
发布时间:2025-09-24 11:08:46 浏览量:2
为什么聪明的多动症孩子会逐渐成为"学渣"?
北京天使儿童医院王玲主任每次门诊时,几乎都会碰到家长带着这种又着急又不解的语气说:“王主任,您看这孩子,平时想个新鲜点子、解个难一点的小游戏都特别快,脑子明明灵光得很,怎么一沾学习就这么吃力?” 其实家长的这种焦虑我特别能理解,但很多时候,大家可能会先入为主觉得 “孩子不用心”“故意跟学习对着干”,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很多多动症孩子智商在线,却在学习路上一步步掉队,甚至变得叛逆厌学,像蒙尘的星星。这不是孩子故意捣乱,而是一场被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引发的"成长滑坡"。
一、三岁时
他们像装了永动机的小马达,听家长讲故事时总坐不住,爬上爬下像家常便饭。
家长以为"孩子调皮很正常",没发现这是大脑前额叶对行为的调控力在悄悄"偷懒"。
二、幼儿园时期
幼儿园里,排队总忍不住往前蹿,不能耐心等待;集体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听指令行事。
老师说"孩子不懂规矩",家长忙着道歉,没人意识到这是注意力缺陷在作祟。
三、小学时期
到了小学,问题开始显现:作业本上的字东倒西歪,"b"和"d"总写反;上课玩橡皮、啃指甲;老师的讲课内容听不懂,像听天书;明明会做的题,写着写着就走神,成绩时好时坏像坐过山车。
家长急着报补习班,却没发现孩子缺的不是知识点,而是"坐稳、看清、记住"的能力。
四、初高中时期
升入初高中,学业难度陡增,孩子的"力不从心"变成了"破罐子破摔"。
课堂听不懂,作业熬到半夜,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催促像一张网,把孩子困在"我不行"的怪圈里。
为了掩饰自卑,他们用叛逆武装自己:顶嘴、逃学、沉迷游戏,成了别人口中"没救的学渣"。
其实,这些孩子的大脑就像缺了个"注意力调节器",不是不想学好,是生理上"控不住"。干预得越早,越容易帮他们找回正常的学习轨道:三岁练习感统,为专注力奠定基础;幼儿园做专注力游戏;小学强化执行功能,用视觉提示卡减少粗心……这些都能给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加油"。
如果您家也有这样的孩子,请记住:他们的调皮不是故意,落后不是终点。及时带孩子做专业评估,用对方法,那颗蒙尘的星星总能重新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