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普通高中56人以上的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
发布时间:2025-09-23 13:12:13 浏览量:1
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很特殊、规模巨大,全国现在的中小学幼儿园有46万所,数量非常大;在校学生有2.3亿人,数量也非常多;教师目前有1595万人。而基础教育和老百姓生活、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社会各界都特别关心、关注。“十四五”期间,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建设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 图片来源:国新网
一是学前教育有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9月,今年的新学期开始又实施了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今年秋季有1200万学前孩子享受到政策福利。截至2024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92%。乡村、边远地区,除了少量特殊残疾儿童等之外,基本都入园了。能够上普惠幼儿园的孩子,现在有3283万人,数量也非常大,上普惠幼儿园的占比是91.6%,分别比“十三五”末提高6.8个百分点和6.9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孩子都在普惠性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二是义务教育整体迈向了优质均衡。2021年,全国有2895个区县实现了基本均衡。在基本均衡之后,“十四五”期间着力推动优质均衡,截至2024年底,目前已有246个区县实现了优质均衡。经过这几年努力,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逐步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努力把家门口的学校都建成优质学校,各有特色、各有特点。各地通过集团化办学、骨干教师交流、对口帮扶等措施,大幅缩小校际差距,让薄弱学校也有好老师。同时,还下大力气解决随迁子女上学问题,这在过去是一个难题,但“十四五”期间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在公办学校和享受政府补助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比例已经超过97%,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1.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97%的随迁子女孩子要么在公办学校就读,要么在民办学校就读,但享受了政府购买学位的补助。同时,持续开展阳光招生行动。今年以来,安徽、甘肃,以及深圳等大城市,在义务教育的起始年级,也就是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都推行了双随机编班,双随机编班就是学生随机分班、教师随机配置,这些措施都进一步维护了教育公平。
三是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中央资金投入1046亿元,扩充了普通高中的办学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总体呈现“一降两增”的良好态势。“一降”,就是56人以上的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两增”,就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教学仪器设备值大幅增长。目前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92%。
四是特殊教育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为让残疾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圆读书梦”,坚持特教特办,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一人一案、精准施策,解决残疾儿童上学问题,截至2024年底,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也比一般学校要高,今年提升到7000元。同时,成立了全国首个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把孤独症儿童纳入到特殊教育中来。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 许媛
审核 王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