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打感情牌嘘寒问暖多名女性投钱代理化妆品 产品滞销追讨无门

发布时间:2025-09-23 09:25:20  浏览量:1

一个通过购物群添加的微信好友,一个充满成功人士的微信群,一个号称“两三年实现财务自由”的化妆品代理机会,让秦女士投入了数万元资金,等待她的却不是承诺中的销路与收益,而是一堆滞销的货品和只能退回45%货款的尴尬局面。

温情开场

>>网友嘘寒问暖获取信任

秦女士是广西桂林人,今年41岁,虽然工作比较忙,但仍会抽出时间健身、养生。今年4月初,一名陌生网友通过桂林当地的购物群添加了她的微信。

“一般陌生人加我微信,我都是不理的,但这个人锲而不舍加了很多次,而且言谈很有礼貌,我当时心一软就加了。”秦女士称,因为自己从事外贸生意,抱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通过了这名陌生网友的好友申请。

随后的日子里,这名男性网友主动告诉秦女士,自己叫齐某,在西安工作,他会时常在微信里对秦女士嘘寒问暖,跟她分享美食、美景,“这些微信内容,我基本都是已读,很少回复。不过从这些照片内容上看,感觉这个人生活很健康也很积极。”

在随后零零碎碎的交谈过程中,对方向秦女士透露,自己是西安某化妆品公司的负责人,正在着力打造该品牌影响力,拓宽其国内市场,因秦女士的工作内容跟对方有相同之处,两人便逐渐在微信中交流起如何带团队等话题。

后来,随着两人关系的熟稔,双方还会时不时聊起亲子话题。

情感链接

>>从陌生网友到“知心好友”

和秦女士一样,河南开封的楚大姐在微信上加了陌生网友后,双方的关系也一步一步密切起来。

楚大姐今年55岁,去年一名陌生网友通过开封一家超市的购物微信群,加了她的微信,主动说自己是郭某,看楚大姐的微信头像是一束鲜花,很像母亲节时自己送给母亲的那束,觉得是一种缘分,就想互相认识一下。

“我当时没想太多,翻了翻他的朋友圈,几乎都是健身、美食、做公益的照片,给人感觉这个小伙很阳光,”楚大姐说,没过多久,该男子向她坦露,说自己离异,独自带着个十三岁大的女儿,最近感觉女儿有早恋的苗头,一时不知该怎么办,便来找楚大姐倾诉。楚大姐平时就挺热心,觉得一个男人带女儿也不容易,就提出可以单独跟对方女儿聊聊,看能不能帮上忙。随后,楚大姐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对方女儿”,几次的谈心开解下,郭某称女儿状态好了很多,每天都在认真看书、学习。

就这样,双方的关系似乎又进了一步,对方亲切地叫楚大姐“姐姐”,平时还会跟楚大姐交流工作上的事,聊聊双方家庭。也就是这时,楚大姐得知,对方是西安某化妆品公司老板,“感觉他事业做得很大,每天都很忙。”

群组氛围

>>成功人士的“正能量”社群

经过一段时间交流,郭某将楚大姐拉入一个微信群。这个被他形容为“都是自己朋友和生意伙伴”的群组,楚大姐刚一进入就感觉,群内充斥着高质量内容:亲子教育、公益慈善、事业成功经验分享。

楚大姐说,这个群当时给她的感觉,就是成员个个显得事业有成、生活优渥,每天分享的内容无形中塑造出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他们会晒自己视察厂区的视频,还有的是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给员工开会。”当然,有时这个群聊天的内容也很“接地气”,时不时会出现很多亲子问题讨论,怎么育儿、怎么减少孩子青春期叛逆等等。

“这跟我入群后的模式一模一样,”秦女士称,今年4月初陌生网友齐某加了自己微信后,一个月后,对方就将自己拉进一个微信群,“他当时也告诉我,这都是他的朋友和生意伙伴。”

群内氛围同样是积极向上,很多人分享亲子话题、公益活动等内容,随后有人开始分享代理西安某公司化妆品实现财务自由的故事。在一段段厂区观摩视频和群友的见证下,这家公司显得颇具规模且正规。

秦女士称,她本身是从事外贸生意,对做生意的事情比较敏感。虽然该群大量内容似乎都是正能量的“生活鸡汤”,但她还是从个别群友“偶然”发出的内容中,解读出了不一样的信息。

她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有位群友曾说,非常感谢齐某带着她做化妆品代理,干了两三年,现在早已实现财务自由。还有的网友附和,称自己也是跟着齐某做代理,每月保底营收在3万,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甚至能达到十多万元。

秦女士称,自己算比较警觉的,看到群里这些内容,自己一开始其实并不相信。

财富诱惑

>>实现财务自由的承诺

今年5月初,一直在微信上闲聊生活的齐某突然联系到秦女士,很认真地询问秦女士要不要成为其化妆品品牌的代理。

秦女士说,一开始自己并未动心,推脱说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精力再去兼顾一份事业。对方似乎早读懂了秦女士的担忧,表示他们的品牌货源稳定,公司会帮着代理线上投流,线下联系商超、月子中心等,销路不成问题。秦女士只需要与买方接洽,外加发货即可,不会占用什么时间。

为了打消秦女士的顾虑,对方还主动发来该品牌厂家、生产车间等视频,“当时给我感觉,这个品牌、这个厂家挺有实力,就动心了。”秦女士称,当时自己虽然还有点疑虑,毕竟只是网友,素未谋面,但看对方态度很诚恳,承诺的收益也很诱人,就想“赌”一把,“我给他们公司公账打了2.9万元,成为了初级代理,当时我就想赌一次,万一赌赢了,盈利很客观。”

与秦女士不同,楚大姐对网友郭某更为信任。她告诉记者,去年跟对方认识后,大概过了一两个月,郭某表示,他已经把楚大姐当成了自己的亲姐姐,希望带着姐姐赚钱,报答姐姐对他的好。“他说我可以成为他们品牌的省级代理,承诺一个省就一个名额,需要20万元买货。”楚大姐说,自己当时并没什么积蓄,但就是太相信对方,加之郭某承诺很快回本,利润可观,自己就一咬牙加入了,“我当时没那么多钱,20万元都是贷款来的。”

现实落差

>>护肤品寄来半年多完全无销路

货款打过去后,秦女士和楚大姐都很快收到了货品,包括护肤品、面膜及燕窝产品。

记者从楚女士带来的资料中,看到了其收到的货品:水、乳液和精华。记者注意到,该护肤品瓶身为镭射色,瓶盖为透明金色,乍一看很像日本资生堂旗下的某高端护肤品牌。

秦女士称,拿到货后,自己并没等来火爆的销售场景,面对的反而是一瓶都卖不出去的窘境。和秦女士一样,楚大姐去年8月初拿到了20万货品后,半年多时间,也是一样没卖出去。两人多次跟齐某、郭某联系,对方都称会想办法,让她们不要着急。

“当时跟我承诺的会帮我们线上投流、线下联系商家出货,一样都没做到。”秦女士称,眼看货品积压在家,她数次联系齐某,让对方想办法解决,对方一开始还建议秦女士在线上课,学习销售,遭到秦女士拒绝后,便对秦女士的催促不再理睬,“我看了他们的所谓线上课程,我自己就是干外贸的,一看就知道这些课程内容完全没有实操性。”

惊人发现

>>同一套路只是更换品牌名称

眼看货品滞销,秦女士在网上搜索后发现,与她一样遇到此类情况的女性还有很多。模式高度一致:先打感情牌、嘘寒问暖,随后拉进微信群,在群里分享正能量、进而吸引成为化妆品牌代理。

四川的杨女士称,她也遇到了这样的事,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后,便认识了有同样遭遇的秦女士和楚大姐,几人便拉了微信群,目前群里姐妹已经有几十人,遍布全国各地。

更令她们气愤的是,其代理的品牌虽然不同,但这几个品牌公司的注册地都在西安,其化妆品的广告文案完全一样,图片、文字雷同,甚至收到的货品都完全相同。“我们群有个小姐妹,代理品牌是皙某牌,但收到的货却跟秦女士一样,是汐某某牌的。”

杨女士称,此时大家开始怀疑,这些所谓的品牌代理,是一伙人在使用同一种套路,只不过更换了品牌,吸引她们“上钩”。发觉不对劲后,秦女士和楚大姐等人,赶紧联系齐某和郭某,要求退回货品,退还货款。

秦女士得到的答复是,可以接受退货,但货款只能退还45%。

今年3月,楚大姐起诉了郭某,在庭前调解阶段,对方退还了17万货款。

实地探访

>>注册地址“人去楼空”

9月16日,秦女士、楚大姐及杨女士三人来到西安。她们不甘心,希望能联系到化妆品公司负责人,将剩余货款退还。

“我见到了齐某,但他还是一口咬定,说只能退这么多。”见到记者时,秦女士拿出了自己跟对方签订的“和解协议”,内容为“与西安某公司代理商的合作关系已解除,所有合作事项已履行完毕,双方无任何争议,本人承诺不再向西安某公司主张任何权利。此和解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同时具有法律效力”。落款有秦女士的签名,落款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秦女士称,9月16日见面后,对方已将她拉黑,原先的微信群解散,电话也不接。

楚大姐和杨女士则根据其代理品牌的公司注册地址,找到了幸福林带某处,发现根本没有这个门牌号。一直跟楚大姐联系的郭某也联系不上。

记者查询到,秦女士代理的化妆品品牌公司注册地址为西安市莲湖区高新二路4号新世纪大厦8层。但记者根据该地址找到其办公区后,门上张贴的信息为“陕西某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称,他们已经搬来一个多月,对方还证实,他们搬来前这里确实是一家化妆品公司。

随后,记者根据秦女士提供的手机号码,尝试联系齐某,但对方电话关机。

记者查询到,该公司成立时间是2018年,其3家分支机构的注册地址也在高新二路4号新世纪大厦8层。2024年12月17日,该公司曾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原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25年7月8日,该公司又因“未依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的原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楚大姐和杨女士代理的护肤品品牌公司西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西安市新城区幸福林带泰创智谷产业园区,该公司注册时间为2023年。2025年1月2日,该公司曾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原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此外,该公司还有一条合同纠纷信息及一条开庭公告信息。

各方说法

市场监管局:属代理商和经销商经营行为 无法强行要求经销商退款

9月18日,记者就此事联系到西安市莲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中心工作人员称,近几日他们也接到了类似投诉。“如果未在注册地经营的,我们将上门核实,如问题属实,会按照相关规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工作人员称,从目前判断,此情况属于代理商和经销商双方的经营行为,不属于普通的消费行为。对于代理商要求全额退还货款的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无法强行要求经销商退款,只能从中协调。如代理商认为经销商存在“欺骗”行为,也可以向公安机关反映,如公安机关核查后认为无法立案,还可通过法律渠道解决。

律师:双方签订的“和解协议”很难推翻

“对方给她们退还部分货款时,双方都签订了协议,这就意味着,她们当时认可退还这么多。”陕西大秦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妤杰称,秦女士一行人来到西安后,曾找到她咨询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拿到剩余货款,“我当时已经明确告诉她,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李妤杰称,双方已经签了“和解协议”,秦女士她们拿到退款,且已将全部货物退回,这就意味着双方的代理关系已终止。她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拿出证据证明当初签订协议时,秦女士一方处于“被胁迫”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然基本不可能推翻协议内容。即使法院立案了,最终也不一定能支持她们的诉求。

业内人士:涉及大额金钱必须进行独立冷静的尽职调查

9月18日,记者联系到一家电商平台的销售主管,他告诉记者,分享日常,比如亲子话题、公益活动等,这些内容都是积极、正能量、高信任度的话题。亲子话题极易引发女性共鸣,公益活动则极大地提升了群聊的格调和可信度,让人感觉这群人不仅有钱,还有爱、有社会责任感。“环境的真实性大大削弱了个体的判断力,”他坦言,在营销领域,环境孵化与价值洗脑是最核心的部分,它攻击的不是人的智商,而是人性的漏洞。

“对轻松致富、提升社会地位的渴望,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选择性地忽略风险,”该销售主管告诉记者,防范此类问题,最有效的疫苗是底层认知:世界上不存在“零风险、高回报、不费力”的商业机会。无论对方是网友还是挚友,只要涉及大额金钱,就必须进行独立的、冷静的尽职调查,包括核实公司资质、实地考察、法律咨询等。“任何时候,都要相信逻辑,而非感觉。”

类似案例

“零风险、低门槛准入”

面膜微商团伙忽悠上千人

类似秦女士等人的遭遇在全国多地都有发生。

2020年,浙江仙居警方打掉一个面膜微商团伙,该团伙以“零风险、低门槛准入,全程导师贴心服务”为诱饵,声称“没客源,公司替你推广”。该团伙忽悠了全国1000多人,被害人少则被骗199元,多则被骗好几万元。团伙主要成员朱某某兄弟、陈某某、张某某等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但大都有犯罪前科。

警方调查发现,受害人上当的套路都一模一样:在成为代理商后,都会有“美容院老板”主动联系求购大量化妆品,一旦“生意”谈成,代理商向公司汇钱囤货后,“美容院老板”和“导师”一起人间蒸发。

专家提醒,正规企业不会要求代理先支付大额货款,更不会承诺短期内必然盈利。任何商业行为都有风险,尤其是那些声称“稳赚不赔”的项目,更需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