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下降11个百分点!
发布时间:2025-09-20 22:31:45 浏览量:2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监测数据显示,十年来,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分别下降11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老年人牙周健康率提升10个百分点;儿童、家长及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行为均明显改善,多项核心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为“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为“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不仅关乎咀嚼、发音等基本功能,也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是衡量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口腔健康,将口腔疾病防治纳入健康上海建设总体部署,系统构建覆盖全市、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服务体系。上海持续强化以市口腔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市—区—社区”三级口腔病防治网络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全面提升口腔健康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近年来,上海针对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依托“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专项口腔健康惠民项目,实施儿童青少年龋病分级管理、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及“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此外,上海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市民提供口腔健康服务和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覆盖人数逐年递增,2024年已超过90万。
当天上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普陀区桃浦中央绿地公园组织举办市级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发布上海口腔健康吉祥物“‘沪’牙宝”,启动全市16个区联合开展的“‘沪牙汇’口腔科普集市”,以互动体验方式普及爱牙知识;现场还组织30位沪上知名口腔专家面对面为市民提供专业咨询。“全国爱牙日”期间,各区也将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主题活动、健康讲座、社区筛查等系列活动。
●相关
牙折断了还有用吗?
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不仅能让他们吃得香、笑得甜,更直接关系到其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的“减糖控体重护牙促健康”全国爱牙日上海健康大讲堂上,专家一一解读家长关心的问题。
搭建龋齿“防火墙”
龋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率非常高。“龋病的元凶是细菌,这些细菌聚集黏附便会逐渐形成牙菌斑,进而对牙齿造成侵蚀损害。除了牙菌斑这个核心因素,食物、牙齿发育状况和时间也会影响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上海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朱静提醒,“龋病的发展比较缓慢,初期病变很浅,没有任何不舒服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龋洞会越来越大,疼痛感也会逐渐显现。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口腔卫生,积极预防。”
预防龋齿,最重要的就是刷牙。“作为龋病的核心致病因素,牙菌斑从形成到成熟大约需要1天。不过,我们很难做到绝对清洁,还是建议大家每天刷3次牙,每次刷满3分钟。”朱静介绍,“牙刷不要选刷毛太硬的,软细毛的牙刷能更好地保护牙龈,手柄也要选抓握牢固的。同时,牙膏优先选择含氟牙膏,氟元素能让牙齿更坚硬、更耐酸,减少龋齿风险。不过,儿童青少年使用含氟牙膏要控制好用量,通常不超过1厘米,以免摄入过多的氟。另外,推荐大家学习巴氏刷牙法,确保刷净每一个牙面。”
不过,即使每天都认真刷牙,牙齿缝隙里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也很难完全清除,此时就需要牙线来帮忙。朱静提醒,牙线不是只有塞牙时才用,而是要像刷牙一样,每天清洁。除了牙线,也可以使用牙间刷、水牙线等工具清洁牙缝隙,但切忌用牙签,它容易损伤牙龈。
漱口也是简单、有效的辅助清洁方式。朱静强调,无论是吃了水果、喝了奶茶,还是吃完正餐,进食之后都应该漱口,及时冲掉口腔里残留的食物碎屑。不过,漱口无法替代刷牙和牙线清洁,只能作为补充。
即使大家坚持做好以上所有“规定动作”,也不能完全保证牙齿绝对健康。朱静建议大家定期前往医院检查口腔健康,没有蛀牙的孩子可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有蛀牙或补过牙的孩子,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这样可以将牙齿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持良好的口腔状态。
记牢牙外伤“救命符”
除了龋病,牙外伤也是儿童高发的口腔问题之一。牙齿看似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却格外容易在意外中受伤,而这些伤害往往会给生活带来不小影响。
护士长李晓菲主管护师介绍,牙外伤就是牙齿受到外力作用后,牙及牙周组织出现的急剧损伤。根据损伤程度,牙外伤通常分为三类。其中最轻微的是牙震荡,牙齿外观没有任何改变,看似完好无损,但牙齿内部可能已经受到了冲击。建议带孩子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及时排查潜在损伤,避免留下隐患。第二种是牙折断,牙齿会明显断裂、缺损,此时要立即找到并收好断掉的牙齿碎片,并尽快前往医院,医生或许能根据碎片情况进行修复。
最严重的则是牙脱位,即整颗牙齿从牙槽窝中完全脱出,正确处理对牙齿的存活率至关重要。“首先要立即找回脱落的牙齿,并用手握住牙冠部分,绝对不能碰牙根。牙根上附着着牙周膜细胞,这些细胞一旦遭到破坏,牙齿植回牙槽窝的成功率会大大降低。其次,可以用清水、牛奶或生理盐水轻轻冲洗脱出的牙齿,但千万不要用牙刷清洗,也不能用纸巾擦,这些动作都会损伤其表面的细胞。随后,可以参照旁边牙齿的形态和排列位置,轻轻将脱落牙放回牙槽窝,再让孩子咬住干净的棉花进行固定。若无法复位,也可以将牙齿放在牛奶、生理盐水中,或让孩子含在舌头下面。”李晓菲强调,“牙脱位发生后,在30分钟内将牙齿植回牙床,其存活率会显著提高。因此,在现场应急处理后,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口腔医院。”
比起事后处理,预防才是应对牙外伤的核心。李晓菲建议,若孩子经常参加篮球、足球、拳击、橄榄球等激烈运动,家长可带孩子到口腔医院定制合适的运动护齿器,以降低牙齿受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