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教师园地 | 新学期,如何打造“儿童视角”的班级主题墙?

发布时间:2025-09-19 20:04:53  浏览量:1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级主题墙上,那份“被重视”的价值感油然而生。

班级主题墙是教室中最为醒目的视觉焦点,它不是成人视角的“完美作品”,而应是“由学生设计”与“为学生表达”的结合体。班级主题墙的设计要尊重学生的参与权、表达权、决策权、评价权,重点思考主题从何诞生、内容如何构建、环境如何创设等问题。

主题诞生:从学生疑问与生活中萌芽。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资源的提供者、过程的引导者、困难的协助者。校长要引导教师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捕捉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或真实困惑,如“为什么有的树叶秋天会变黄”“影子为什么会变长变短”。

学校可要求各班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探索方向,通过讨论、投票等方式共同确定班级主题墙的核心内容。

内容构建:展现学生探索的真实轨迹。一方面,学校要遵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原则,动态呈现项目式学习或主题探索的全过程,如在“问题墙”板块展示学生最初提出的问题,在“计划角”板块呈现小组的探索计划草图,在“探索足迹”板块张贴观察记录、实验过程照片、采访笔记、收集的标本、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在“发现分享”板块展示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创作的成果,在“新问题角”板块预留新疑问,体现学习的延续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遵循“多元表达,尊重个性”原则,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且喜欢的方式表达,如涂鸦、手工、观察记录、摄影甚至一段口述录音的二维码等,让每个学生的痕迹都能在墙上找到位置。

环境创设:打造学生可触可感的天地。首先,材料要可亲可触。学校要使用安全、环保、易于学生操作的纸箱、布料等材料,定期检查维护,减少一次性粘贴,多用魔术贴、夹子、网格板、磁性板等可反复调整的固定方式。

其次,高度适宜,触手可及。班级主题墙展示区域要严格控制在学生视线高度范围内,方便学生触摸和操作。最后,要有留白与互动设计,作为学生随时补充想法、提问、投票或进行小游戏的互动空间。

一面从儿童视角出发打造的班级主题墙,承载着学生共同的情感记忆和集体智慧,将抽象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生动实践。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级主题墙上,那份“被重视”的价值感油然而生,将极大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推动尊重、包容、积极、共创的班级氛围的形成。

作者|华丽芳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