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娃经历“化疗+手术+化疗”,这种恶性肿瘤儿童常见但症状隐匿
发布时间:2025-09-18 19:30:52 浏览量:2
眼见1岁小宝贝肚子越来越大
一家人疑惑又担忧
带孩子去检查
“肝母细胞瘤”的检查结果击穿了他们的心理防线
不言放弃,辗转求医
宝宝小明(化名)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多学科团队的支持下
重获新生
1岁幼儿腹部膨隆似抱瓜
原是肿瘤在作祟
还在牙牙学语的阶段,1岁的小明(化名)在家中爬爬走走,享受成长的快乐。可是,比孩子长得快的,是肿瘤。
年初,家长就发现小明右腹部肿大,呈进行性发展,直到腹中异物膨出像小西瓜,一家人慌了神赶快带孩子到当地医院就诊,彩超检查提示肝右叶存在一巨大实性稍低回声包块,考虑肝母细胞瘤可能。
一家人积极求医,随后,在我院结直肠外科八区主任刁德昌主任医师的介绍下,小明求治于我院小儿外科主任王德娟主任医师,并迅速入院。
王德娟立即申请多学科会诊,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晓非教授,我院疼痛科主任阮祥才主任医师、放射诊断科魏凯凯主治医师、儿科刘维主治医师等组成MDT团队。
专家们对小明的病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与讨论。因小明年龄小,肝脏肿瘤体积巨大,手术风险极高,且切除后对肝脏损伤较大。经过谨慎考量,多学科团队决定采取“术前辅助化疗+手术切除”的综合治疗方案。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创操作对小明的伤害,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先行输液港植入术,随后按照肝母细胞瘤中危C5VD方案开展新辅助化疗。
在儿科主任郝虎主任医师团队的精心照料下,迈过发热、感染、骨髓抑制的坎,小明熬过三次新辅助化疗,肝脏肿物体积显著减小。
小明经过新辅助化疗后,肝脏的肿物体积显著减小,从(A,B)到(C,D)。
三剑客,出击!
多学科团队时刻守护
“就是现在,可以给小娃娃动手术了!”专家团队谨慎评估后,决定尽快行手术。
肝胆胰脾外科主任万云乐主任医师、副主任李国林副主任医师,小儿外科主任王德娟主任医师披挂上阵。手术麻醉科医生紧密监护,严阵以待。
要知道,肝脏的血运相当丰富,经不起一点磕磕碰碰,否则极易引发大出血;加上小明年龄小,生长发育没有完成,可供手术器械施展的空间狭窄,稍有不慎就会伤到。三位经验丰富的“剑客”镇定自若,手术刀穿过层层复杂精细的结构,巧妙地避开重要血管与胆管,直到肿物扎根的地方,三人默契配合,落刀轻而快,小心翼翼清理、分离,最终精准地完成了肿瘤切除,其直径约10cm。整个手术出血量极少,仅约5mL。
术后,小明即被转入儿科病房休养恢复。
万云乐、李国林、王德娟在术中
在探查确认肿瘤位置及周边组织状况后,沿着肿瘤边界进行精细分离与切除。
专家们凭借精湛的技术与默契的配合,精准地完成了肿瘤切除。
治疗还有路要走
我们一起
在术后康复阶段,儿科金芳护士长护理团队严格遵循加速康复(ERAS)理念,为小明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让孩子早恢复早活动。术后当日,小明便在医护人员的鼓励与指导下开始尝试饮奶,并逐渐增加进食量。
同时,他还进行了早期下床活动,和家人简单嬉戏,这不仅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身体的全面康复。
小明术后早期活动
小明父母的担忧也随孩子腹中肿瘤的切除而减轻,他们对治疗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向小儿外科及各协作科室的医护人员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小明和父亲与中山六院肝胆胰脾外科万云乐团队合影
未来一段时间里,小明仍需继续接受后续辅助化疗,以巩固手术成果,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孩子能走到今天,多亏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感到很幸运,他还要接受后续治疗,现在我们充满了信心!”小明母亲诚恳地表示。
我院小儿外科王德娟主任医师团队与儿科郝虎主任医师、李思涛主任医师团队将继续携手,为小明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医疗服务,确保他能够顺利度过整个治疗周期,重返健康童年。
科普时间:肝母细胞瘤知多少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婴幼儿。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肝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极具隐匿性、迷惑性和非特异性,初期可能表现为腹部膨隆、食欲不振、轻微腹痛和(或)体重减轻,易被误以为“消化不良”或“生长正常现象”。部分患儿可能仅因偶然触摸到右上腹无痛性质硬包块而就诊。少数患儿可能出现黄疸、持续性腹痛,甚至罕见的性早熟表现(如男童声音低沉、阴茎增大)。
正是这种“沉默偷袭”的特性,许多患儿在确诊时肿瘤体积已较大,甚至侵犯了重要的肝脏血管,增加治疗难度。王德娟提醒,如孩子出现以上异常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排除肿瘤风险。
病情凶险,但并不等于无法治疗!
王德娟表示,目前通过术前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再辅以术后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能够为肝母细胞瘤患儿带来较好的预后。通过术前化疗有效缩小肿瘤、控制转移,为手术完整切除创造机会,显著提高成功率。除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外,术后坚持定期随访复查也至关重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监测,这是评估复发风险、及时干预、确保长期生存的关键。
中山六院小儿外科作为华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儿童外科中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与专业的医护团队,致力于为每一位患儿提供精准、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未来,中山六院小儿外科将继续秉持“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更多患儿带来生的希望与健康的未来。
本文指导专家
小儿外科、泌尿外科 王德娟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获“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小儿泌外学组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泌尿外科加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州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主委、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尿道疾病学分会副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九届常委
擅长领域:从事外科临床三十余年,熟练掌握泌尿外科各级手术,同时致力于小儿泌尿系统疾病诊治,尤其在DSD、尿道下裂等先天畸形矫治、结石微创治疗、先天肾积水腹腔镜诊疗及其他小儿相关疾病外科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泌尿系肿瘤及泌尿道重建及小儿先天畸形的诊治。
出诊时间:
金融城院区:周一上午(泌尿外科),周四下午(小儿外科)
知识城院区:周一下午(小儿外科、泌尿外科)
肝胆胰脾外科 万云乐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获“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称号。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衰竭与人工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甲状腺疾病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ERAS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一直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对肝胆胰脾、胃肠、甲状腺和乳腺等普通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对腹腔镜微创手术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三项,获得科技成果奖三项,发表论文100多篇。
出诊时间:
金融城院区:周一上午
知识城院区:周一下午
儿科 郝虎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主任、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获“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
擅长领域:长期从事新生儿危重症抢救,遗传代谢病的诊疗工作。
开展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免疫机制、遗传代谢病基因编辑治疗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学分会常委。担任Frontiers in Genetics杂志客座副主编、《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通讯编委。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
外科副主任、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
李国林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外科副主任、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外科规培基地教学主任,住院医生外科规培、普通外科专培基地教学主任。全国胰腺青年精英俱乐部成员。获“羊城好医生”“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
曾获第二届广东省腔镜基本技能大赛亚军及缝合打结单项冠军、中国普外科青年医师和基层医师手术规范化视频比赛分站冠军、广东医师协会“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大赛亚军,两次晋级中华医学会金手指手术视频大赛全国总决赛。
曾获“中山大学优秀临床教学管理人员”、“住培优秀带教老师”、“叶任高-李幼姬”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本科优秀临床教师”等称号。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
学术任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转移性肝癌专委会秘书长兼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胰腺数字医学与微创技术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胆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青年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胆病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胰腺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肝癌MDT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领域:专注于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微创手术治疗以及中晚期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国内较早参与开展肝胆胰微创手术的成员之一,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精准外科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清扫、良性(低度恶性)肿瘤的器官功能保护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出诊时间:
知识城院区:周一上午
金融城院区:周二上午(雅和门诊),周四上午
儿科 李思涛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新生儿科主任。获“羊城青年好医生”“第二届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委员
擅长领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年余,熟悉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擅长儿童腹痛、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新生儿危重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
金融城院区:周三上午(儿童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门诊/儿科门诊)
周五上午(儿童胃肠消化专科门诊/儿科门诊)
知识城院区:周四上午(儿科门诊)
感谢肖楚天、李俊涛、张翼飞对本文的支持
责任编辑:张婷婷
初审:戴希安
审核:乐虞莹、简文杨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