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玩爸爸带娃的梗了,让爸爸真正上场才是答案
发布时间:2025-09-17 20:05:16 浏览量:1
让爸爸带娃,不再只是玩梗。
我有一个朋友,
是广告公司的女老板,
她在生孩子的前一天,
还在跟客户开会。。。
她还跟我说,以往追爸爸带娃综艺节目,看到爸爸的粗心大意的片段,就当成笑点,调侃一句“果然是爸爸带娃”就完了。而现在,会更多地注意到节目中父亲参与育儿可能性的呈现与探讨。
于是我也去搜了一下《爸爸当家》这个综艺,发现网友的很多讨论也是围绕着父亲的教育方式展开,这也折射出社会对父亲角色的期待正在悄然变化——从“父亲缺位”到“父亲参与”,再更进一步,到“父亲如何参与”的变化,希望父亲能真正进入教育和情感陪伴的日常里。就像节目里,在爸爸温暖的陪伴下,人气萌娃艾登和小宇宙都透着一股“小大人”式的可爱——金句不断,萌力全开。生动诠释了爸爸带娃为孩子注入的成长能量。
萨琪拉一家用充满尊重、理解与支持的家庭氛围,默默守护着小宇宙的个性与创造力,用爱和陪伴点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解锁幸福家庭的育儿新方式。
郑思维一家则非常细心,会耐心与小朋友沟通,简直是伟大的引导型爸爸,很多网友锐评:这就是世界级运动员的情绪控制能力吗?
不同的爸爸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他们不断摸索自己与孩子的最佳相处模式。这让我们看到了更丰富的父亲形象,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被贴上「粗心」「不靠谱」的标签。
如果自己没有遇到这样的家长,就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家长。尝试去改变、去参与,就是一种好的开始。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种社会观念的变化对亲子营销也有启示:品牌不能再单纯只对母亲或父亲去做刻板定位,而围绕着「全家共育」为核心,把产品自然融入家庭生活。成为让父亲真正上场的帮手,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找到参与感。
冠军爸爸郑思维,
在玩一种很新的带娃方式。
就像我最近刷到的领克900,借势综艺热度,以奥运冠军郑思维和音乐唱作人萨琪拉的双家庭在云南露营互动为载体,让我们感受到领克900和节目组共同倡导「爸爸共同育儿」的观念,不是内卷式的鸡娃,而是陪孩子去看世界。满足了社会和家庭对父亲角色的期待,也自然地重新定义了爸爸在家庭里的角色:从旁观者变成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可靠主角。
领克900在产品力上同样给出了答案:全家人都满意的大六座空间,让带娃不再是父母的负担,而是一段轻松愉快的全家旅程——真正做到带娃不废爸妈。
两个家庭一碰面,我有一种又多看了一集《爸爸当家·慢享季》的既视感。
看着他们准备出发的时候,我注意到车里的导航好像有点不一样。郑思维说了一句“采蘑菇”,AI智能导航就立刻智能匹配路线和目的地,还能选择路线,上车直接出发。这AI智能导航,太有活人感了,不只是帮忙找路,更像在和孩子一起参与这场小冒险。
亲子游最麻烦的一点就是,每次出行都像小型搬家——从必需品、野餐装备、到孩子的玩具零食,临时需要换洗的衣物,带的东西永远比想象中多。作为父母,如何在有限空间里安排这一切,往往决定了旅途的轻松与否。
所以,当我看到郑思维打开后备箱,就被吸引了。这个后备箱也太能装了,三排座椅向前放平,容积可达640L,不仅装下了常见物品,还轻松收纳了露营装备、采菌工具等。再加上300kg承重地门,露营的时候完全可以当钓台或野餐桌。让亲子游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又温暖。
我发现,郑思维作为羽毛球世界冠军,带娃是真有一套,主动引导孩子进行互动。带领孩子们在山野里采菌子后,顺势把刚摘的蘑菇种类讲给孩子们听,科普和互动自然融合,真·寓教于乐。
这个过程,我真被领克900这个180°电动可旋转座椅种草了,车内直接变成了一个方便交流的小客厅,体验感简直拉满了。学习和游戏在车内无缝延续,成了移动的家庭空间。
我还注意到一个特别实用的细节:领克900配备了9L车载冰箱支持-6℃-50℃冷暖可调。这次两个家庭的露营,就把刚采摘的蘑菇直接放进去保鲜。
对亲子家庭来说,简直是早晨出行的神器:前一天晚上把早餐、零食或者水果放好,第二天一上车就能直接取用。一路不用再绕去便利店买早餐,行程顺畅了,出发的节奏也更轻松,不再手忙脚乱。
看到小宇宙和艾登在后排分享大屏看动画的画面,我也被治愈了——两个孩子安静得像是自动开启了专注模式,只偶尔发出小声的笑。
能设计出分屏功能的人,肯定自己也经历过这种带娃出行的烦恼,所以才想着给别人撑把伞。真的太懂爸爸妈妈出门带娃的痛点了。更贴心的是,这块屏幕不仅支持分屏,还有TüV莱茵低蓝光护眼认证,健康不伤眼。看着妈妈在旁边安静休息一会儿,我才意识到,这是真正的儿童友好设计,让全家出行都舒适安心。
其实在我追《爸爸当家·慢享季》的时候,就对领克900有很深的印象。郑思维三步就把艾登固定在座位上。轻松向外旋转90度的座椅,简化了儿童座椅安装的流程,不用弯腰屈膝,真正解放爸妈的腰,轻松带娃。
看到 AI 车机语音和小宇宙对话的片段,我也很触动,像是像撞见一段最日常却最动人的亲子场景。车里的时光不再只是赶路,而是爱的交流。 AI 车机语音甚至成了萌娃的“专属翻译官”,路途每一刻都充满亲子间的温情互动。
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把爸爸限定在司机工具人的角色里。搭载 Super AI 数字底盘、闭式双腔空气悬架和 CCD 连续阻尼控制系统,爸爸能在操控乐趣与家庭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不仅爸爸能享受开大车的快感,三排均配的加热按摩,也让妈妈在车里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享时光。一边按摩舒缓,一边看剧听歌。满足全家出行需求,给每个人留一方自在的小天地。
看完这支片子,我第一时间转发给了身边有孩子的朋友们,完全是亲子家庭的梦中情车,带娃从此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郑思维作为冠军父亲,选车最重要的标准是冠军级别的安全性能,而萨琪拉作为艺术家父亲,更注重家庭节奏的共鸣。双家庭、双标准的深度背书,不仅立体呈现了领克900的多维价值,也让人看到车在家庭日常中真正的意义:日常出行不再是琐碎事务,它重新定义了家的边界。每一次看似平凡的出发与抵达,都因为共同的歌声、耳语和欢笑,而被赋予深厚的仪式感。
领克900,实现从“车”
到“家庭最强辅助”的叙事升级
领克900这一波营销,借综艺热度切进社会情绪,实现声量共振,同时通过家庭场景关联产品心智,形成差异化定位。我给大家拆解一下领克900是如何实现种草闭环的。
首先,领克900这一波营销选在暑期和开学季很巧妙。新学期意味着家庭秩序的重建,父亲渴望参与、母亲期待支援,孩子希望在双亲陪伴中获得安全感与稳定性。领克900正是抓住了这种社会情绪的窗口,在高需求+高情绪的节点触达用户,使传播天然带有场景感与痛点对应。
其次,多数亲子营销仍然停留在妈妈视角,也有一些开始强调爸爸角色。但领克900的动作更进一步,抓住父亲身份升级的社会洞察,不是单点突破,而是把营销核心放在 「全家参与」上。通过双家庭互动展现父亲带娃的新样态,把产品功能嵌入到家庭协同的场景里。既让女性感受到被支持的情绪共鸣,也激发父亲在育儿中主动发力。不仅避免了刻板印象,还顺应了家庭消费的新逻辑:决策越来越是全家共同完成,尤其在高价值品类如汽车上,父母双方的认可缺一不可,从而将社会情绪转化成了品牌好感。
最后,领克900并没有简单把自己定位成一台车,而是亲子叙事里的最强辅助。在双家庭互动中,功能的展示被自然过渡成「家庭如何更好在一起」的体验叙事,把车看作家庭生活的延伸。比如,不是单纯介绍旋转座椅,而是一个亲子亲密互动的场景;空间不只是装得下行李,而是装得下家庭的共同旅程……每一项设计都是对家庭日常场景的洞察。这种有温度的创意表达,让产品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功能,而是变成家庭关系的黏合剂,既满足功能刚需,也承载情感价值。
其实,领克900和《爸爸当家·慢享季》节目组所倡导的理念很契合,这也是一种崭新且逐渐被大众所践行的家庭价值观——不再将好父母局限在刻板印象里,陪伴不应意味着牺牲自我,而是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体验。自在与亲密,本就可以同时存在。在领克900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角落,父母不必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舒适,就像是第三排的设计也不是妥协的空间,每个家庭成员在这个车上,都能找到自己舒适的地方。
当车被定义为家庭陪伴的空间,它就不再只是出行工具,而是亲子关系的最强辅助。当陪伴有了力量,每一次旅程都值得铭记。
往期精选案例:
广告圈工龄十年,
拆解最有趣的营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