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人性之光是维护和平的根基

发布时间:2025-09-16 09:32:50  浏览量:1

本报讯(记者杨雅莲)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接力出版社主办的“战火中的童心之美和人性之光——抗战题材儿童小说《芥园花铺》研讨会”,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

马三枣新作《芥园花铺》由接力出版社出版,入选2025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8月“中国好书”等。作品讲述罗友梅一家在抗战时期以花铺为掩护传递抗日情报,战后收养日本孤儿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博大胸怀。

如何书写战争的惨烈,同时以适合儿童的文字进行表达,对儿童文学来说是一大挑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认为,《芥园花铺》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尺度,揭示了在历史进程中,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人性的光辉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基。

《芥园花铺》特色鲜明,通过中日儿童的不同视角呈现抗日战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跨文化、双视角的叙事结构,拓展了作品的国际视野。

在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看来,马三枣采取的是“小角度、小场景、大事件、深挖掘、细创作”的路径和方式,对“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进行了深刻诠释。

《芥园花铺》用孩子的眼睛看战争,贴近儿童生活的细节,让宏大的抗战历史变成了可触摸的成长故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忠表示,《芥园花铺》告诉我们,好的儿童文学主题出版作品,既要有骨头——牢牢扎根历史,传递厚重的精神;也要有血肉——贴近儿童生活,写活真实的情感;更要有温度——守住人性的光,传递永恒的善。

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写好故事格外重要。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认为,好的故事、场面和空间产生好的小说。马三枣明白小说的基因、功能,在写《芥园花铺》时,他动脑筋的地方就是:如何讲述一个别人不曾讲过的故事,而且要讲得漂亮、不同凡响。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高洪波表示,如果说上篇“友梅”是正面叙述,是对日军暴行的“控诉”,下篇“千鹤”则可视为侧面叙述,是对日本侵略者“内视式”的反思。这部小说浓郁的地方特色、精练的语言、诗意与风光的精彩描写,拓展了抗战题材儿童小说的展示空间。

1999年,日本遗孤在沈阳立起“感谢中国养父母碑”。小说中中国母女收养日本遗孤的情节,是对这段历史的文学回应。作者马三枣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悟:“作品以第一人称体温贴近历史,让儿童成为故事叙事者,用他们的眼睛凝视战争,当历史通过孩童的懵懂视角展开,宏大的历史叙事就有了肌肤的温度与呼吸。用意象密码构筑诗意,文学语言当如待放花苞,暗藏多重芬芳,芥园的花鸟,是对野火烧不尽的生命力的礼赞。当孩童仰头问‘为什么花还在开’,答案早已深埋泥土:因为土地记得每一粒种子的倔强,正如历史终将铭记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