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萌娃学心理学攻略:掌握这些知识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09-15 10:52:45  浏览量:1

在幼儿园工作这些年,我接触了很多家长,发现大家在儿童心理学教育上普遍存在一些难题。不少家长知识体系混乱,不知道从何学起;用的方法也不实用,亲子互动效果不好;再加上市面上资源繁多,筛选起来特别困难。不过别担心,接下来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些解决办法。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就得先说说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孩子在 0 - 2 岁处于感知运动期,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个小男孩,特别喜欢抓身边的东西,拿到手就往嘴里放,通过这种方式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多和孩子玩感官游戏,比如找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像丝绸、毛绒、塑料,让孩子摸摸,感受它们的区别。每周玩几次,每次玩个十几分钟,对孩子的认知发展很有帮助。

等孩子到了 2 - 7 岁,就进入前运算期了。有个小女孩,她把自己的玩具小熊当成了好朋友,给它讲故事、喂饭,还和它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这阶段的孩子思维比较自我中心,比如不想分享玩具,家长别强迫,要慢慢引导。其实 0 - 6 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通过日常游戏能培养孩子的基础认知能力。就拿搭积木来说,孩子在搭房子的过程中,能慢慢理解空间关系。

知道了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那怎么通过亲子互动提升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呢?在幼儿园里,我试过很多方法,下面这 5 个游戏效果特别好。

第一个是角色扮演游戏。有一次,两个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闹得不可开交。我就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自己和对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理解了对方的感受,后来还互相道了歉。家长也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些类似的冲突场景,和孩子一起扮演,帮助孩子学会处理冲突。

第二个是情绪卡片制作。我们幼儿园会定期开展亲子心理互动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情绪卡片。把开心、难过、生气等不同的情绪画在卡片上,然后通过游戏让孩子识别。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第三个是绘本共读。我有一套情绪管理绘本共读方案,在幼儿园实施后效果很不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绘本,读完后讨论绘本里人物的情绪和行为。比如读《我好生气》这本绘本,读完后问问孩子生气的时候该怎么办。

第四个是寻宝游戏。在房间里藏一些小物件,给孩子一些线索,让他们去寻找。这个游戏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个是模仿游戏。家长做一些动作或者表情,让孩子模仿。这能增强孩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了解了这么多亲子互动的方法,家长们可能还想找一些专业的资源来学习。市面上儿童心理学的资源很多,我筛选了一些适合家长的。

有几本书很不错,比如《捕捉儿童敏感期》,它能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还有《正面管教》,教家长用正确的方式管教孩子。课程方面,有一些线上课程,内容丰富,讲解也通俗易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课程。不过在选择资源时,一定要注意适龄性和安全性。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就像一个个小心理学家。家长只要用对方法,抓住关键期,通过亲子互动和学习相关知识,就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心理学知识。

选择图片插入到描述孩子 0 - 2 岁感知运动期家长和孩子互动场景的段落中,该图片展现了成年女性和小女孩互动交流的场景,与这部分内容所强调的亲子互动相契合,能为读者提供直观的视觉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