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如何通过亲子关系提升萌娃自主学习能力?

发布时间:2025-09-11 09:10:16  浏览量:1

在和家长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好多家长就像指挥官,孩子读啥绘本、作业先做哪项,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孩子考不好,家长只盯着错题让改,不管孩子心里啥感受。而且有些家庭,学习时间不固定,孩子学习全看心情。这些做法看似为孩子好,实际上却在破坏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既然知道了这些破坏孩子自主学习力的常见误区,那我们就得了解一下背后的底层逻辑。3 - 6岁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渴望探索。他们就像需要稳固土壤的小树苗,特别需要安全感。亲子间温暖稳定的关系,能给孩子提供这种安全感。孩子知道无论遇到啥,爸爸妈妈都会在身边支持自己,心里踏实了,就更愿意去探索新知识。

明白了安全感和探索欲的共生关系,接下来我就说说在日常场景中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

首先是在亲子互动中适度让渡自主权。就说选绘本,有个小朋友叫乐乐,以前妈妈按自己喜好选,乐乐看得没兴致。后来妈妈让乐乐自己去书店选,乐乐选了本恐龙绘本,看得入迷,还主动给妈妈讲恐龙故事。安排作业顺序也是,让孩子自己决定,能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就像孩子给自己的学习“排兵布阵”,慢慢就会规划学习了。

其次,情感支持比学业监督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我们班琪琪数学没考好,回家妈妈没批评她,先抱着她让她把委屈哭出来。等琪琪情绪稳定了,妈妈再和她分析错题。从那以后,琪琪学数学更有劲头了。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最需要家长理解支持。家长先处理孩子情绪,再解决学习问题,孩子会更主动学习。

最后,家庭仪式感创造的安全环境是孩子探索的基础。有个家庭每天晚上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到时间全家人都放下事,一起坐沙发上读书。孩子到时间就特别期待,早早准备好书。固定的学习时间能让孩子形成生物钟,建立学习期待。

家长在陪伴孩子学习时,要从“指挥官”变成“脚手架”,采用观察 - 引导 - 退后三步法,我把它总结成“一停二看三放手”。“一停”就是先别着急给孩子下指令,比如孩子起床整理书包磨蹭,家长先停下来观察。“二看”是仔细观察孩子行为和需求,看看孩子是遇到困难,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三放手”是观察引导后,给孩子空间自己完成。孩子整理书包一开始可能丢三落四,但慢慢就会好起来。

不过,家长也要注意过度干预的预警信号。要是孩子做啥都问家长意见,自己没主见;或者看到家长就紧张,不愿交流学习的事,那可能就是干预过度了。不同性格的孩子对家长干预反应不一样,内向孩子可能更敏感,干预多了会更胆小;外向孩子可能会不耐烦,甚至顶嘴。

知道了过度干预的预警信号,家长还得学会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家里设置专门的学习角落,让孩子有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能定期举行家庭学习分享会,让孩子分享学到的新知识。这样孩子在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里,就能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