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大耳朵图图》导演速达:成都有创作动画的沃土|第二届金熊猫奖

发布时间:2025-09-13 13:19:53  浏览量:2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周琼 摄影报道

9月12日,备受瞩目的国际光影盛会——第二届金熊猫奖正式在成都拉开序幕。本届金熊猫奖设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四大单元,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部作品参评。本届评审委员会由27位国内外影视文化领域的资深从业者和专家学者组成,整体阵容专业权威,受到业界、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

当日,《大耳朵图图》导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史上首位女性厂长、第二届金熊猫奖评委会动画片单元评委速达接受媒体采访,以今年暑期档热播的《浪浪山的小妖怪》为例,阐述了中国动画作品的独特魅力。

《大耳朵图图》导演速达

“今年金熊猫奖我们一共入围了77部动画作品。”提及今年的入围作品,速达赞不绝口:“从这些作品里面也可以看出来,我们有艺术短片,也有系列的剧集,也有动画电影,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她特别提到在评审过程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对不同的影片有自己的不同爱好,然后也达成我们评委间的互相交流和文化的碰撞。”

这个夏天,一只想要离开浪浪山的小妖怪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而“我想离开浪浪山”这句台词,也引发观众们广泛共鸣。谈及《浪浪山的小妖怪》的成功,速达认为这部从《中国奇谭》系列中孵化出的作品之所以能引发观众共鸣,是因为作者非常了解观众的喜好,以及知道如何与观众共情。作为主创之一,速达解读道:“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意识的局限,或者说眼光格局的局限。其实这部影片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开阔自己的心胸,能够提升自己的维度,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世界的广大,能够从自己很小的局限里面走出去,勇敢地做一个崭新的自己。”

“很有中国的特色,也具备现代动画片的一些元素。”针对《浪浪山的小妖怪》的艺术风格方面,速达则指出该平衡源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贯的创作宗旨:“传承我们中国动画学派的精神,最基础的就是把我们中国文化和中国哲思,以及中国人的所思所想融入到创作中去。”她强调,不管是在人物的设定上面和故事的讲述方面,还是在美术的应用方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都是从中国的文化土壤里面汲取营养的。

这种文化自觉不仅体现在《浪浪山的小妖怪》中,也从今年初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等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在速达看来,中国动画人天生带有文化基因和对自身文化的热爱,“从这个里面找出自己能够共情的内容来进行创作,是每个创作者的自觉”。

那如何能让代表中国故事的动画走向世界?速达认为关键在于找到人类共通的情感连接点。“有了家庭、友情、爱情、勇气、担当这样的共情点,就能够让大家关注到角色,然后从角色来了解中国文化和热爱我们整个美的表达,是一步一步可以递进的。”

此外,速达也关注到了近年来成都乃至整个四川作为金熊猫奖的举办地,在动画领域日益提升的影响力。“成都的动画创作土壤是非常好的,有很多动画人才落户在成都。”据速达透露,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多项项目均与成都团队开展合作,包括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燃比娃》等。“成都以及四川其他城市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诸如大熊猫这样的文化符号,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动画片具有天然的国际传播优势,它具有幽默感,是大家都喜欢的内容。我们可以不用一句话就制作一部动画片,这也是它天生的优势。”最后,关于观众关心的《中国奇谭》第二季,速达也透露剧集目前已制作完成,预计将于明年初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