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小区蛇群泛滥,业主苦不堪言,业主:去年有业主被毒蛇咬伤
发布时间:2025-09-11 20:02:27 浏览量:2
“早上出门踩到蛇尾巴,晚上遛狗看见蛇蜕皮”——这不是探险节目,而是广州某小区业主的日常生活。
从2023年开始,这个小区就成了“蛇窝”,眼镜蛇、银环蛇等毒蛇频繁出没,去年甚至有业主被咬伤送医。
物业虽然定期撒雄黄粉、清理绿化带,但问题始终没解决。
业主们最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在城市中心的小区,蛇患能持续两年无人根治。
根据业主提供的视频,近一个月内小区至少出现7次蛇类目击事件,其中3次确认是毒蛇(据业主群统计)。
蛇群泛滥的原因其实很明确:
1. 小区紧邻未开发的山坡,绿化带直接连接野外生态环境;
2. 地下排水系统老旧,多处破损形成蛇类通道;
3. 垃圾堆放点吸引老鼠,而老鼠是蛇的主要食物来源。
但面对业主投诉,物业和街道办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推诿”:
物业称“已尽到警示义务”,强调“消杀需要业委会拨款”;
街道办回复“不属于市政管理范围”,建议业主“自行联系林业部门”。
有业主气得直接怼回去:“难道要我们每户集资请捕蛇队?物业费白交了?”
去年被毒蛇咬伤的业主王先生(化名)至今心有余悸:“从打电话给物业到送医,耽误了40分钟,他们连应急药品都没备。”
事后物业仅赔偿了医药费,但未对小区防蛇措施做任何升级。
专业捕蛇人员透露,这类小区蛇患完全可预防:
物理隔离:加装排水口防蛇网,修补围墙缝隙(成本约5000元/栋);
生态干预:定期清理灌木、灭鼠断粮(每月消杀费用约2000元);
应急响应:配备蛇伤急救包,培训保安使用蛇钳(一次性投入不超3000元)。
“说白了,就是嫌麻烦又不想花钱。”一位业委会成员私下抱怨。
类似案例在广州并非孤例。2022年黄埔区某楼盘因侵占山林,交房后爆发蛇患(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6月,深圳一小区甚至出现蟒蛇盘踞儿童滑梯。
这些事件暴露出共同问题:开发商追求“依山傍水”的卖点,却把生态风险转嫁给业主。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有责任消除公共场所安全隐患;若因不作为导致居民受伤,需承担民事责任。
但现实是,除非发生严重事故,否则相关部门极少主动介入。
“就像这个小区,非要等闹上热搜才有人管?”
一位业主的质问点破症结。
物业觉得“不是分内事”,街道办认为“不归我管”,业主只能自求多福——这种链条,是不是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