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警惕儿童泌尿结石低龄化:七大诱因与四大症状,家长必读

发布时间:2025-09-11 13:58:01  浏览量:1

近年来,我国儿童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占所有泌尿结石患者的2%–3%,其中2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这一疾病逐渐“年轻化”,正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由于幼儿表达不清、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往往延误诊治,甚至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了解其诱因、识别早期症状,是保护孩子远离结石困扰的关键。

1、地域与环境因素:数据显示,南方地区泌尿结石发病率普遍高于北方,可能与气候、水质等地理条件有关。

2、营养摄入不均衡:饮食结构不合理、乳制品摄入不足或喂养方式不当,均可增加结石发生风险。

3、尿路感染:约30%–40%的儿童结石与感染相关,常见病原菌为变形杆菌,易导致尿液碱化,促进结石形成。

4、代谢功能异常: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钙、磷等代谢紊乱可直接引发结石,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5、先天解剖结构异常:如尿路狭窄、梗阻等,易导致尿液滞留,继发结石。约30%患有肾结石的儿童存在泌尿系统畸形。

6、特发性高钙尿症:这类患儿通常血钙正常但尿钙升高,男孩发病率显著高于女孩,约占所有病例的30%。

7、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尿液成分复杂,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结石形成机制多样,往往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腹痛伴恶心、呕吐,但很少表现为典型肾绞痛;肉眼或镜下血尿;排尿时有砂石样物质;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流中断或排尿困难。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提醒:3岁以下幼儿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家长应注意观察其排尿表情是否痛苦、尿液中是否有杂质或沉淀,并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保证足量饮水,减少果汁及含糖饮料摄入;饮食均衡,适当摄入奶制品,避免过量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积极治疗尿路感染,不随意滥用抗生素;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相关症状的儿童。

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提醒:儿童泌尿结石起病隐匿、进展较快,一旦发现须尽早规范治疗,避免肾功能受损。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生活习惯,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孩子的泌尿系统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