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高发,该如何科学处理?别滥用无用药物
发布时间:2025-09-10 22:02:00 浏览量:1
今天遇到一位家长,他的孩子最近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招,开始只是发热,不久就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症状,家长的话,病情这么进展的这么快,所以这个季节特别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在南方省份门诊呼吸道合胞病毒排第三位,住院严重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排在第一位。特别在4岁以下的儿童它是最近儿童呼吸道病毒合胞病毒感染排在住院呼吸道病原体排在首位。
因为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临床症状有轻有重,同时与是否早产,是否免疫力低下是否有心脏等疾病等有关,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早期可能是感冒流涕发热类似感冒症状,但是可能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症状,尤其小于6个月宝宝,尤其要警惕。
首先要评估情况轻重:
呼吸频率:婴儿呼吸每分钟大于45次,尤其每分钟大于60次。
呼吸费力:鼻翼扇动,点头呼吸,三凹征。
精神状态:病情中度以上的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佳,缺乏活力,嗜睡,总喜欢趴着,躺着,喜欢抱着,通常伴有饮食明显下降。
外周血氧饱和度:家庭可以配一个血氧饱和度测试仪器,或者医院急诊都有配备这种仪器,很快速了解孩子血氧情况,小于92%以下提示缺氧。
根据以上几点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轻度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几乎没有呼吸窘迫,精神状态和活动水平正常,氧饱和度正常。
中度细支气管炎:婴幼儿通常呼吸急促,伴有中度呼吸窘迫,无呼吸暂停,警觉性正常,低氧血症(SpO2
重度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有持续性呼吸急促、严重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其他表明严重疾病的发现包括激动、呼吸暂停和/或反应不良。呼吸暂停最常见于早产儿和
如何科学处理:
轻度支气管炎:
轻度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通常可以在门诊接受治疗:
对症治疗:生理盐水护理鼻腔,避免鼻塞。
观察喂养和饮食情况,保证有足量的能量与水分摄入。
发热对症治疗:根据不同年龄选择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避免使用非处方减充血剂和止咳药:这些药物没有被证实的益处,可能对幼儿有害。
在门诊接受治疗的轻度毛细支气管炎婴儿和儿童通常不需要任何特定的药物干预包括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因为轻度受累的患者通常仅通过支持治疗恢复良好,如果没有预期好转的或者加重,需要随时复诊和就医。
中重度细支气管炎
大多数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需要在急诊科或者住院治疗。治疗干预的措施有哪些?
呼吸支持 :持续性低氧血症儿童应根据需要接受补充氧气。严重窘迫患者可能需要高级呼吸支持。
补液:有提示脱水病史应该口服或者静脉补液。
吸鼻吸痰:绝大多数中重度儿童有鼻涕和鼻塞和分泌物增加症状,生理盐水洗鼻有助于改善鼻塞症状,改善呼吸堵塞症状。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治疗通常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没有作用,特别是对于没有严重症状或喘息的儿童 ,但对于有严重呼吸窘迫或喘息的儿童,建议尝试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但是数据有限。应评估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反应,应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小时内评估患儿的呼吸状态[。喘息改善、肺通气改善、呼吸频率减慢和呼吸功减少表明积极反应。如果儿童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没有反应,则不应继续治疗。
糖皮质激素:不常规用于毛细支气管炎首次发作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通常仅限于临床怀疑有潜在气道反应性或哮喘(例如,反复喘息发作,特别是如果有哮喘或特应性疾病的个人史或家族史)的儿童。糖皮质激素似乎不会减少门诊或急诊科患者的住院需求,也不会减少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的住院时间,尽管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理论上通过减少细支气管肿胀来减少气道阻塞,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几乎没有益处。但是对于原本有喘息病史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反复咳喘的非首次喘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获意。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不推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来治疗细支气管炎,也不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来预防因细支气管炎住院后随后的喘息发作。
抗生素:仅当有证据表明存在细菌感染,比如如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或者有细菌感染证据时才推荐使用。
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对 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良好的体外活性,也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但不常规推荐用于治疗健康儿童的婴儿和儿童的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细支气管炎。强调雾化或口服利巴韦林,单独或与其他干预措施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文章参考: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英文版)及uptodate关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治疗。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每天分享一点点儿童健康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儿童疾病的相关的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