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情绪及行为问题筛查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9-09 21:11:38 浏览量:2
尽早识别并治疗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情绪和行为健康问题尤为重要。对于从事儿童医疗工作的医生而言,将这些问题纳入常规筛查项目也已成为重中之重。尽早发现这些状况,有助于实施有效治疗,帮助孩子们在学校表现优异,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并在各类活动中为成年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的孩子现在生活在什么状态?
2021年末,美国儿科学会与其他儿童健康组织联合宣布,美国青年心理健康已陷入国家紧急状态。尽管此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数百万美国儿童在苦苦挣扎。
据估计,在任何时候,每5个儿童中就有1个(包括年仅2岁的幼儿)存在心理、情绪或行为方面的困扰。
到16岁时,近40%的美国青少年可能被诊断出存在心理、情绪或行为问题。
自杀和自残行为仍持续威胁着,甚至夺走年轻的生命。
心理健康筛查如何改变儿童的命运?
家庭间的坦诚交流,结合医疗保健就诊时的定期、频繁标准化筛查,有助于识别心理、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隐忧。尽早发现这些问题,将对您的孩子产生巨大影响。
即便是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一些初看似乎典型的行为挑战,实际上也可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信号。筛查有助于尽早发现这些隐忧,防止其持续存在或恶化。让孩子越早接受治疗,就越有能力掌握将受益终身的技能。
美国儿科学会专家建议,从婴儿的首次体检开始,就应开展家庭心理健康交流。这包括在6个月大时进行心理、行为和情绪健康筛查,并在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儿童健康检查时再次进行。这些筛查可与发育和自闭症等其他筛查项目协调进行。
为何要如此早地开始筛查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亲子间的情感纽带对幼儿至关重要。许多家长(包括伴侣和养父母)都会遭受产后抑郁症(PPD)的困扰。有效的产后抑郁症治疗能恢复家长的精力和信心,使他们更容易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如拥抱、轻语和交谈。
在孩子的定期检查中,儿科医生将有机会筛查其心理、情绪或行为问题。筛查应在孩子1岁、2岁和3岁生日前后进行。孩子满3岁后,这些筛查应每年进行一次,直至其成年。
医生可使用适合儿童年龄的工具,检查您可能已注意到的困难迹象。谈论孩子在家或学校的表现,有助于您与儿科医生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即便您的孩子永远无需针对特定病症接受治疗,这种合作也将有益于其心理健康。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心理健康筛查政策解读
美国儿科学会支持从孩子6个月大体检时开始,并在之后的每次年度体检时持续进行心理、情绪和行为健康筛查。此外,美国儿科学会还建议根据年龄和风险进行特定病症筛查:
母亲抑郁症:在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进行筛查,并持续至6个月大,以识别照护者的产后抑郁症。焦虑症:从8岁起每年进行筛查。抑郁症:从12岁起每年进行筛查。自杀风险:从12岁起进行筛查。在心理健康诊断中,从孩子首次出现症状到发展为完整病症,通常存在2至4年的时间窗口。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在症状首次出现后并未及时接受治疗。尽早为孩子接受治疗,可为他们的学习和康复打开了大门,并借助您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的力量,早期培养的应对和自我照顾技能。
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医生和家庭可在每次就诊时携手合作,共同增强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韧性,促进其身心健康。此外,仔细筛查并与孩子的医生密切合作,有助于尽早识别心理、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隐忧。定期评估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有助于孩子们培养自己的应对和自我照顾习惯。
儿科医生依赖家长分享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当孩子太小而无法自行解释时。无需等到下次体检才讨论可能的心理、情绪或行为健康症状。您可以信赖儿科医生,他们将帮助您为孩子和家庭寻找资源、护理选项和急需的社会支持,且不会指责或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