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健康科普】避免儿童用药陷阱 向儿童乱用药说“不”

发布时间:2025-09-09 18:13:04  浏览量:2

儿童用药安全,关乎千万家庭幸福,他们对药物的毒副作用更敏感。然而,我国儿童用药仍面临挑战,截至2023年底,儿童专用药仅占上市药品总数的3.2%。您是否还记得?央视播出的儿童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视频中5岁女孩因为用药不当致聋,无声的手语演绎,让无数妈妈泪奔。

视频

这一案例让人痛心,很多儿童用药不当事件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的肝脏代谢能力较弱,肾脏排泄功能尚未完善,免疫系统也尚未成熟,这些生理特点使得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

今天提醒有孩子的家长,这些雷区不要触碰:

1.退热药和复方感冒药同时使用:可能造成相同药物成分过量,导致不可逆的肝损伤。

2.随意掰药、磨粉、打开胶囊:这会破坏药物的释放机制,可能导致药物过快释放引起中毒,或在胃中被破坏失效。

3.用牛奶、果汁送服药物:牛奶中的钙、果汁中的果酸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4.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感觉症状好转就自行减量或停药可能导致治疗不彻底,疾病复发;擅自加大剂量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引发严重副作用。

5.把抗生素当“退烧药”滥用: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滥用会加速细菌产生耐药性,破坏正常菌群。

这份儿童安全用药10条,家长必看!

1. 遵循年龄限制的原则:不同年龄段宝宝对药物代谢能力不同。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复方感冒药,6岁以下儿童慎用。必须用药时需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如滴剂、混悬液等。

2. 选择安全成分用药:儿童退热应首选对乙酰氨基酚(2月龄以上可用)和布洛芬(6月龄以上可用)。但需在腋温≥38.5℃且伴不适时使用,并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3. 确保药品剂量准确:必须按体重计算药量,使用配套量具。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频次,避免把成人药物减量后给孩子服用。不同药品的相同成分需累计计算总量。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感冒药不宜与退烧药同时使用,可能造成重复用药。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无效,益生菌与抗生素需间隔2小时服用。

5.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用药后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若出现红斑、水疱、黏膜糜烂等症状,要立即停药并就医。儿童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高于成人,尤其是婴幼儿可能出现嗜睡或食欲下降。

6.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关注腋温是否超过38.5°C,当宝宝出现发热时,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发热本身有助于消灭细菌病毒,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判断是否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热药,观察体温是否到达38.5℃的同时更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睡着后又发热,但睡得比较安稳,没有表现出很难受的情况,就不需要叫醒他喂退热药。如果孩子出现意识混乱等比较严重的状况要及时送医就诊。

7.使用抗生素必须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切勿自行停药。每个人的体质、病况、生理状况等都不尽相同,不要吃他人的抗生素。

8.科学存放药品:为儿童设置专用小药箱,药品存放需科学合理,注意保存条件(如避光、干燥、冷藏等),定期清理过期药物。

9.不盲目使用营养药:营养药或“海淘药”并非越多越好,需根据孩子实际需求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进口药物未经国内审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不建议自行使用。

10.认真阅读说明书:关注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儿童用药安全是一场需要家长、医疗机构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守护战。没有“万灵药”,也没有“无副作用”的药,只有科学合理用药,才能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当孩子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永远是第一选择,而不是自行用药。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牢防线,避免用药不当造成的二次伤害。

作者:小儿内科 李冰

编辑:周 浩

一审:周 浩

二审:郝晓宁

三审:闫 军

哈院是我家 发展靠大家

哈院是我家 一起建设它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红旗大街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