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另一结局太沉重,并非打工人的牛马翻身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09 14:01:18 浏览量:1
“国产动画只能拍神仙打架吗?
”
7月刚放暑假,上海美影厂端出一部《浪浪山的小妖怪》,票房没炸,却悄悄把豆瓣刷到8.9。朋友圈一水儿“比哪吒2还狠”,我直接问号:几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妖怪,凭啥?
先说画面。
水墨不是第一次见,可这次他们把墨汁玩出了3D感。
虎妖一爪子扫过去,黑墨像被风撕开的纱,后面直接炸成金粉。
小孩看热闹,大人看门道——原来国画也能做粒子特效,还不违和。
坐我旁边的大哥本来刷手机,抬头愣了十秒,嘟囔一句“这味儿对了”。
剧情更损。
四个小妖怪凑了套冒牌取经队,cosplay唐僧师徒去骗功德。
笑点密集到像弹幕:假悟空把金箍棒插反,假沙僧一路掉假发。
笑着笑着就笑不出了——虎妖问弥勒:“为啥我们生来就是背景板?
”弥勒回:“因为剧本早写好了。
”一句话把西游的遮羞布撕烂:原来取经不是冒险,是内定升职路。
这层皮扒得够狠。
小时候看孙悟空大闹天宫觉得爽,现在再看,大圣再猛也得陪唐僧打卡九九八十一难。
小妖怪连反抗的资格都没有,只能cosplay神仙,过一把主角瘾。
最后大战,他们明知会灰飞烟灭还是冲上去,像极了月底还信用卡的我们——知道结局,还是不想躺平。
上美厂这次蔫坏。
以前拍孙悟空、哪吒,全是天选之子;现在镜头一转,盯上了路边的小妖怪。
从“我命由我不由天”到“我命由天但我还是要闹”,把英雄叙事踩了个稀碎。
豆瓣有条短评扎心:“以前想当大圣,现在发现自己是小妖怪。
”
片尾双结局更鸡贼。
一闪而过的湮灭画面,影院里有人抽鼻子;紧接彩蛋,小妖怪又蹦跶在另一条路上。
导演不给你答案,只抛问题:认命还是继续折腾?
我旁边的小孩问妈妈:“他们死了吗?
”妈妈愣半天:“可能吧,但好像也没死。
”这回答,够成年。
音乐也偷摸加料。
唢呐一响,我头皮发麻。
不是传统红白事那种悲,是“老子不服”的倔。
配着水墨炸开的瞬间,有种在祠堂蹦迪的诡异爽感。
片尾曲直接采样了《敢问路在何方》,但调子被拉得支离破碎——取经歌成了小妖怪安魂曲,杀人诛心。
看完出来,夜场灯太亮。
我突然想通:票房打不过大片又怎样?
这片子压根没打算哄所有人。
它只对那些在工位上装过孙悟空、在地铁里当过小妖怪的人说话。
国产动画终于学会不装神弄鬼,开始拍我们这些成不了神的普通人。
仅此一点,它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