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火车票新规落地:年龄终成唯一标准,亲子出行成本直降40%
发布时间:2025-09-07 09:49:32 浏览量:1
上个月带娃去上海看外婆,终于不用再盯着身高标尺发愁了。2023年9月6日铁路新规实施后,儿童票直接按年龄算,6岁以下免费,6到14岁半价,可把我这二胎妈妈乐坏了。过去女儿1米5,每次坐高铁都要多掏好几百,现在直接按身份证,一年能省两千多块。车站也不用排队量身高了,连座都方便,但新规里还是有些细节得注意。
铁路儿童票从1990年代就按身高定,1.2米以下免费,1.5米以上全价。可这些年小孩越长越高,卫健委数据说现在12岁男孩平均1米53,好多娃明明才10来岁就超标。我表弟家双胞胎,一个1米5一个1米45,过去只能给高的买半价,矮的免费,现在都按年龄算,省钱又公平。不过新规刚开始推行那会儿,北京西站每天还是有家长来理论,因为搞不清怎么申报。
省钱攻略其实挺简单,拿我家举例子。北京到上海高铁二等座执行价400块,新规下半价200,比之前按身高半价省了76块。但买商务座反而可能更贵,执行价1200的票打8折要960,过去按原价打折只要874。所以挑座位得算清楚,别光顾着舒服多花钱。另外,免费儿童必须和大人票一起买,要是分开发,系统会认为没票,上次我就差点被拦住。
操作上最麻烦的是证件。6岁以下孩子必须带出生证明,电子版也行,但得是卫健委的官方系统能查到的。6岁以上必须用身份证,现在火车站有临时身份证明机,刷脸就能打,但有效期只有24小时。有次我赶时间没带身份证,让孩子拿户口本也行,就是得排长队。最坑的是,如果买卧铺想让孩子单独占床,得补全价差价,但要是多人挤着坐又不舒服,只能自己权衡。
新规实施快两年,问题也没完全解决。前阵子新闻说有的家长故意把孩子户口本年龄改小,被查出来要补票还罚款。还有航空公司现在还是按年龄半价,但没改年龄标准,我家去年坐飞机,14岁孩子还得买全票。最气人的是景点,上海迪士尼还是1.4米以下免费,我们小孩明明才10岁,身高达标就得分成人票,这不又回到老路了?
铁路客服说,新规的好处是让八成以上儿童都享受优惠,但那些特别矮的小孩反而可能吃亏。比如我家侄子12岁才1米4,按身高过去能半价,现在得等满6岁才能享受。好在现在能随时查卫健委的生长标准,要是孩子确实矮小,可以申请特殊证明。不过申请流程挺复杂,得去医院开证明,再找铁路部门审核,一般家庭可能嫌麻烦就不去办。
最近铁路又出了个新功能,手机订票时能直接申报儿童,不用再跑服务台。但临时身份证明老是系统卡顿,上次我赶早班高铁,机器半天不出纸,差点误车。还有个奇怪的点,孩子生日当天按乘车日期算,但要是买完票过了生日,多花的钱也不退。比如孩子9月30日出生,9月30号乘车算半价,10月1日乘车就得补差价,这规则真让人头大。
其实新规最大的改变是把“量身高”变成“查年龄”,听起来简单,但背后是这些年孩子越长越高。卫健委说现在12岁男孩比十年前平均高6厘米,要是还按旧标准,真把家长气死。不过火车站那些身高标尺还没全撤,有的老站台还挂着,可能留着备用。现在家长群里都在传新规攻略,但总有人搞错,比如以为所有席位都半价,结果买了商务座反而更贵。
铁路这回算是跟上时代了,但其他行业还是老样子。听说有专家建议,以后能按身高和年龄双轨制,像欧洲那样,但国内推行肯定慢。现在家长群里都在盼着景点和飞机赶紧改,不然光是高铁省钱也没啥用。不过至少现在带娃出门不用再偷偷弯腰藏孩子了,车站也不用为这点小事吵架,这才是真的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