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暖心姐姐”双护航!宜章探索困境儿童守护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07 16:39:10 浏览量:1
近日,宜章县“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2025暑期夏令营圆满落幕,全县160名困境(留守)儿童在“爱心妈妈+暖心姐姐”双护航团队陪伴下,度过了为期六天的成长之旅。活动涵盖团体辅导、个案咨询、成长讲座、安全演练等内容,既是“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的走深走实,更是政企社协同守护儿童的生动实践。
政企社协同
政策托底筑牢关爱“硬底气”
“让每一位留守(困境)儿童感受党和政府关怀,享有公平教育,拥有快乐童年。”夏令营启动仪式上,宜章县委领导的话语暖人心扉。领导们走进孩子中间,蹲身交流,细致询问活动流程、食宿保障、安全预案等筹备情况,还向放弃暑期休息的“爱心妈妈+暖心姐姐”表达感谢,称赞她们是“孩子们夏日里最温暖的光”。
自去年“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启动以来,在宜章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该县妇联、民政、教育等多部门将其列为中心工作,构建“政府主导、妇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格局。通过出台专项政策、划拨关爱经费、整合公益资源、开展技能培训,为关爱行动筑牢根基,让这份温暖既有“温度”,更有“底气”。
专业化服务
精准守护彰显关爱“真成效”
“爱心妈妈温柔,暖心姐姐亲切,她们的陪伴像阳光,温暖了我。”夏令营集体生日会上,12岁的单亲家庭儿童吴某一边吃蛋糕,一边说出心声。此前,吴某因缺乏完整家庭关怀,性格内向易怒。参与夏令营后,“爱心妈妈”陪他参与团体游戏,“暖心姐姐”与他聊生活趣事,在他情绪低落时疏导,进步时鼓励。短短六天,吴某不仅学会控制情绪,还主动帮助同伴,笑容愈发灿烂。
为了提供精准关爱服务,活动前,宜章县爱心妈妈工作中心联合专业心理机构,对160名儿童逐一开展心理测试与需求调研,详细记录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心理状态及兴趣特长。活动中,“爱心妈妈”和“暖心姐姐”化身“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用专业技能守护孩子,发现沉默时主动交流,倾听烦恼时耐心陪伴,遇到犹豫时温柔鼓励。孩子们每一次主动打招呼、每一次勇敢尝试新事物、每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都是爱心行动“真成效”的最佳证明。
多维度体验
同心共育注入成长“新朝气”
“双手交叉按压胸部,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跟着我做……”安全知识课堂上,县红十字会教练手持模拟人演示心肺复苏,“爱心妈妈”主动在一旁充当“活标本”,帮孩子直观掌握技巧;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动画短片、情景模拟,讲解防溺水、防火灾、防拐骗知识,还组织应急疏散演习——警报响起时,“爱心妈妈”和“暖心姐姐”牵起孩子们的手,引导他们弯腰捂鼻、有序撤离,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冷静应对危险。
宜章此次夏令营是多方力量的“大合唱”,县民政局、红十字会、应急管理局等主动提供师资与物资,20 余名“爱心妈妈”“暖心姐姐”自发分工,有人检查饮食安全,有人记录成长瞬间,有人承担夜间值班。“每一份力量,都为孩子成长添一份朝气,让‘同心共育’理念深入人心。”该县妇联负责人说道。
长效化帮扶
接续护航确保关爱“不缺席”
夏令营结营仪式上,孩子们抱着“爱心妈妈”“暖心姐姐”不愿松手,纷纷交换联系方式。“以后能给你打电话吗?”“下次活动我还来!”宜章县爱心妈妈工作中心主任黄丽娥郑重承诺:“夏令营结束,但关爱不停,每季度我们都会来看你们。”
为避免关爱“一阵风”,该县妇联提前构建长效机制,将 160 名儿童全部纳入结对关爱行动名单,实行“一人一策”——“爱心妈妈”每季线上或线下沟通,了解学习生活;“暖心姐姐”利用寒暑假期上门辅导作业、开展互动;同时,联合该县心理健康协会,为有需求的孩子提供长期疏导,每季度回访并动态调整帮扶方案,开展“亲情连线”,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定期视频,缓解思念。
“我们希望通过长效化、常态化的关爱行动服务,让每一名困境(留守)儿童都能在爱的滋养下,自信、快乐地成长。” 该县妇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宜章县妇联将继续联动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完善“爱心妈妈+暖心姐姐”模式,让“润心”行动覆盖更多孩子,助力他们逐光前行,奔赴美好未来。
编辑 | 菜菜
审核 | 又又终审 | 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