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小上马”滨江开跑:1500组亲子上阵,见证童年第一枚“PB”

发布时间:2025-09-07 15:37:04  浏览量:2

今天清晨,黄浦江畔迎来一支活力满满的“小上马”队伍——上马Speed X系列赛·2025耐克少儿跑在浦东耀华滨江绿地鸣枪。本届赛事设少儿迷你马拉松4公里,1500组亲子家庭在陪伴与欢呼中“同框”冲线,把马拉松文化的第一粒种子种在孩子心里。

让孩子们学会“怎么去跑”

今年的“小上马”将赛道铺陈在浦江风景线:从耀华滨江绿地出发,沿世博文化公园滨江段进入世博公园庆典广场,路线平缓、安全、观感友好。按照竞赛规程,少儿迷你马拉松里程为4公里、规模3000人(1500名儿童与1500名家长),与上马系列的技术标准接轨。赛事采用芯片计时、按净成绩排名,并设统一关门时间,保障完赛体验与安全边界。

专业的赛事“护城河”也延续了上马传统:沿途设置补给与用水点,安排受训的配速员陪跑,孩子们在科学配速里找到节奏,家长则在规则与秩序中放下焦虑,把注意力交给孩子当下的每一步。2017年赛事创办时就明确“以小跑者净成绩排名、家长陪跑不计时”,这套体系如今已成“小上马”的办赛共识。

跑步带给孩子的,不止体能

为什么要让孩子“早早”接触路跑?答案并不只在成绩单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17岁儿童青少年每周应平均每天进行不少于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并在每周至少3天进行增强骨骼与肌肉的高强度运动;充足的活动与更好的骨骼健康、运动技能发展和认知表现相关。

近年的多项系统综述与队列研究也提示,规律的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青少年的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适度、持续的身体活动与儿童抑郁、焦虑风险较低相关。长期参与运动对执行功能(注意力、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亦有促进作用。把它落到“小上马”的赛道上,就是让孩子在奔跑中更专注,学会设定目标与自我管理。

但专家并不鼓励让儿童与青少年参与全程马拉松式的极限赛事,应以循序渐进和健康评估为前提,优先确保补水、防暑与恢复,把“乐趣”和“坚持”放在第一位。美国路跑者俱乐部(RRCA)建议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里程——学龄初期更适合短距离趣味跑,进入青春期后再考虑5K、10K乃至半程等更长项目。

所以家长可以做三件小事:其一,尊重孩子主观感受,让“跑与走结合”成为常态;其二,关注天气、补水与配速,把时间而非速度当作家庭训练的目标;其三,选择像“小上马”这样封闭赛道、统一关门、专业配速的成熟赛事,把第一次体验交给更稳妥的赛会系统。

上海的“路跑梯队”正在成形

“小上马”不仅是孩子的起点,也是城市路跑文化的台阶。回顾过往,耐克少儿跑自2017年起与上马体系共同成长,赛事在2023年回归、2024年再度升级,亲子参与与项目设置日趋成熟,形成了“短赛道、强心态”的清晰定位。

“赛道之外”,上海的跑步文化也在升级。耐克与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在“跑百巷”建立跑步实验室,向公众提供跑姿评估、训练指导与科普课程;这类开放平台让孩子和家长更容易接触到科学训练,把一时的热情转化为长期的生活方式。

栏目主编:陈华 图片来源:海沙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