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林书豪退役:“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难的决定”
发布时间:2025-09-05 17:02:57 浏览量:1
2025年8月31日,37岁的美籍华裔篮球运动员林书豪通过社交媒体宣布退役,结束了长达15年的职业篮球生涯。他在告别内容里提到,退役是“这辈子做过的最难的决定”,同时晒出陪伴妻儿的视频,不难看出未来他的生活重心将转向家庭。
不过熟悉林书豪的人都清楚,即便离开赛场,他身上关于梦想、勇气、爱与分享的特质,并不会随之褪去,这是他用整个职业生涯沉淀下的核心,也是值得被细细讲述的故事。
说起林书豪,“林疯狂”是绕不开的标签,但这份光环背后,是一条布满坎坷的篮球路。2010年,22岁的他刚从哈佛大学经济系毕业,身边同学大多选择进入商界开启稳定生活,他却偏要朝着篮球这条路走。
遗憾的是,当年的NBA选秀中,他没能得到任何一支球队的青睐,成了“落选球员”。老实讲,在竞技体育领域,“落选”往往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端就被蒙上阴影,很多人会在这时选择放弃,但林书豪没这么做。
好在夏季联赛给了他机会。2010-2011赛季NBA夏季联赛结束后,金州勇士队与他签约,这让他成了1953年以来首位进入NBA的哈佛大学学生,也是首位美籍华裔NBA球员。
可这份“突破性”的身份没带来多少便利,之后的日子里,他先后辗转8支球队,两次遭遇裁员,多数时间只能坐在替补席上等待机会,伤病也时不时找上门。如此看来,他后来的逆袭,并非偶然,而是在无数个“没机会”的日子里熬出来的。
2012年2月,转机终于出现。当时林书豪效力于纽约尼克斯队,球队主力恰好因伤缺阵,教练无奈之下只能让他临危受命担任首发。谁也没想到,这个此前几乎被遗忘的球员,竟带领球队连赢四场,硬生生扭转了球队的颓势。
尤其是对阵科比领军的洛杉矶湖人队时,他全场砍下38分,力压这位篮球名宿。赛后有记者问科比要给林书豪什么建议,科比调侃道:“他都快拿下40分了,你还能让我给他什么建议?”
也就是从这时起,“林疯狂”的名号传遍全球,媒体称“林氏奇迹像风暴一般占领美国”。本来想,他或许能就此顺风顺水,可伤病又一次打断了他的节奏。
2017年,林书豪右膝髌韧带断裂,这种伤病对职业运动员而言近乎“致命打击”。但他没有就此沉沦,花了6个月时间重新塑造下肢发力模式,每天坚持8小时训练,还专门聘请睡眠教练优化恢复效果。
2019年,31岁的他跟随多伦多猛龙队夺得NBA总冠军,终于站上了职业生涯的巅峰。后来看纪录片《林疯狂》时才发现,他的成功从不是靠“天赋”,NBA官方在他退役时评价“没有与生俱来的出众天赋,他用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持铸就励志典范”,这句话其实很中肯,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不过林书豪的困境,不只是球场上的输赢与伤病。作为亚裔球员,他在美国篮坛遭遇的歧视,或许比这些更难承受。
还在哈佛大学打球时,对手就常对他喊“中国佬”“乐团书呆子”,球迷跟着起哄,裁判却始终充耳不闻。进入NBA后,这种歧视也没停止过,场上的肢体挑衅、场下的恶意言论,成了他必须面对的“附加题”。
面对这些不公,林书豪从未退缩。他曾说“这是一场关于黑暗与光明的战斗”,2015年还主动加入“反歧视计划”,公开表示“每个人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别被霸凌歧视迷失方向,我以身为美籍华人而骄傲,但不能允许我们被欺负”。
2019年,得知两名高中生球员在比赛中被对手嘲讽歧视后,他直接邀请两人共进晚餐,鼓励他们“不要把别人犯的错加到自己身上,要把那些伤害变成激励自己的动力”。很显然,他没有把歧视当成“个人困境”,而是想着为更多遭遇相似情况的人发声,这种担当比球场上的得分更有力量。
2013年他在美国创立的林书豪基金会,这些年也一直在帮扶亚裔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教育资助和经济支持。
除了对抗歧视,林书豪在公益领域的投入,同样延续着他“爱与分享”的理念。2019年他加盟CBA北京首钢队后,很快发起“三分心”公益项目,自己在比赛中每投进一个三分球,就捐出3000元慈善金,专门用于帮助流动儿童。
这个项目一直坚持到现在,先后支持过北京蒲公英中学的奖学金项目、新公民计划的微澜图书馆项目,还和上海联劝基金会合作开展“宝藏小屋”项目,为流动儿童提供课后托管服务。
2021年12月,林书豪特意去蒲公英中学探望受助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环境,还和孩子们一起上篮球课。
今年7月,讲述蒲公英中学的纪录电影《风起前的蒲公英》上映,他又发微博呼吁大家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希望更多人能通过这部充满温度的作品,关注到流动儿童和他们的教育需求,和蒲公英一起帮助更多流动儿童在父母身边获得好的教育。”
并非明智之举,运动员做公益很容易被质疑“走形式”,但林书豪用多年的坚持和实地参与,证明了他对公益的真诚。
2018年,他还与篮球教练李群、企业家程慧秋联合发起广东省书豪李群体育事业公益基金会,聚焦体育慈善活动和青少年体育公益培训。截至2024年,这个基金会已经累计捐建498个公益球场,惠及超过52万人,还资助过不少困难学生参与专业体育训练。
就连新冠疫情期间,他也没停下公益脚步,先后捐款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还多次通过社交媒体为一线医护人员加油,强调“人类种族需要团结的力量才能成功抗击新冠病毒,我们要建造桥梁,而不是围墙”。
如今林书豪正式退役,赛场上传球、投篮的身影将不再出现,但他留下的精神印记不会消失。15年的职业生涯里,他用坚持实现了篮球梦想,用勇气对抗了不公,用行动传递了爱与分享。
退役不是终点,而是他人生“下半场”的开端,无论是回归家庭,还是继续投身公益,那个“坚持梦想、勇于挑战、充满童心的温暖大男孩”,想必还会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更多人。毕竟,梦想、勇气、爱与分享这些品质,从不会因为身份的转变而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