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简平:肖奶奶,给您敬个队礼

发布时间:2025-09-05 01:56:28  浏览量:2

简平与肖翠锦合影

肖奶奶名叫肖翠锦,是地下少年先锋队的第一批队员。那时候,出于隐蔽战线斗争的需要,她和其他队员一样都不能暴露身份,那时也没有红领巾,不过,她说她这辈子都是把红领巾戴在心里的。

我最近一次见到肖奶奶,是在共青团上海市委举办的一次活动上。今年,她已88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走起路来腰板挺直,发言时中气十足,思维敏捷,一个“搿愣”都不打,哪像个耄耋老人。我笑着跟她说,您走路那么快,怪不得当年从事地下工作时会像“小青鸟”那样飞奔在大街小巷。

肖奶奶加入地下少先队时才11岁,那时,她在勤光小学读四年级。原本她是在另一所学校念书的,可由于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那时候,她每天都会跑到马路上,望着那些高高兴兴上学、放学的孩子,眼泪汪汪,她太想继续背着书包上学堂了。一天,她姐姐告诉她,报纸上有篇新闻,在后来名为床上用品商店的楼上新开了一所免费招生的勤光小学,她听后立即赶去报名。原来,勤光小学是由中国共产党开办的,不仅为读不起书的孩子提供就学机会,并且还担负着培养进步青少年的任务。

重新回到学校后,肖奶奶遇到了她的人生导师——女教师梁丽芳。梁老师其实是地下党组织的支部书记。有一次,梁老师布置学生写作文,肖奶奶就把当时社会上的贫富差异和各种不平等的现象写进了作文里。没有想到,梁老师给这篇作文评了个“优”,还找她进行了一次特别的谈话。梁老师说:“你看到的这些都是事实,只有好好学习本领,将来和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推翻这种不平等的制度。”随后,梁老师把她推荐给了《新少年报》的负责人段镇。

《新少年报》的报头

《新少年报》是中共地下组织创办的一份少年儿童报纸,旨在对少年儿童传授科学知识,揭露反动当局的腐败统治,培养少年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操。肖奶奶很快被吸收为小通讯员,她积极写稿,分发报纸,还参加报社举办的各项活动,迅速成长为一名进步学生。1947年2月,党中央向该报下达了关于建立少年先锋队的决议。报社决定由段镇等三人负责筹建工作,商讨确定组织形式和第一批队员的名单。第一批队员共有23人,分布在沪中、沪南、沪西、沪北四个区,而肖奶奶就是当中的一个。《新少年报》1948年年底遭禁,出版100期后被迫停刊,后改出《青鸟》丛刊。当时,报社给小通讯员们写了一封告别信,信中写道:“我们不要为离别而悲伤,相信黑暗一定会过去,光明是属于大家的。”肖奶奶读后很激动,她对自己说,我要像青鸟那样展开翅膀,勇敢地加入到斗争中去。

《青鸟》丛刊

那时候,正值“白色恐怖”时期,地下少先队员们冒着危险,与反动当局斗智斗勇。为了在现今的思南路、茂名南路一带张贴宣传标语,肖奶奶和其他队员五人一组,在夜深人静之际开展行动,她人最小,负责拎糨糊桶,一个男队员爬到树上瞭望放哨,三个个子高一些的女队员则负责张贴。有一次,肖奶奶机智地溜进了静安寺四姊妹舞厅,因为她人小,把门的都没发现她,当舞客们起身离座跳起黑灯舞时,她立刻趁着黑灯瞎火,将藏在衣服里的传单一一放在了座椅上,传单里写着的是解放区的胜利捷报。

上海解放前,为了防止反动军警、宪兵、特务进行破坏活动,地下少先队接到了向他们投递“警告信”的任务。肖奶奶带着几个八九岁的女孩,来到保甲长的办公室门口,佯装跳橡皮筋,趁着保甲长一帮人围着八仙桌打麻将,她飞快地将警告信从半开的门缝里投进去,保甲长们看到后吓得目瞪口呆,再看看门外,只有一群小女孩在玩耍,他们万万没有料到其中有一个地下少先队员。

肖翠锦奶奶与小朋友座谈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在庆祝大会上,肖奶奶的队友杨益华代表地下少先队向陈毅市长献花。7月6日,全体队员分乘两辆军车冒雨参加百万军民庆祝解放大游行,车上第一次公开亮出了“少年先锋队”的标牌。7月17日,少先队员们接受宋庆龄的邀请,参加新中国第一个少年儿童夏令营。夏令营一结束,时年13岁的肖奶奶便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我问过肖奶奶,第一批地下少先队队员如今还有多少人健在,她告诉我,大多都已离世,现在和她保持联系的只有杨益华。

前些天高温,我用微信问候肖奶奶。她说她挺好的,每天仍然坚持锻炼,敲打穴位,活动筋骨,还会和两三位战友约着去静安公园散步。她说她还喜欢上了摄影,在学着做“美篇”。我说,那您发张近照给我看看吧。她当即用手机自拍了一张,问我是不是感觉还行。我真心地回答,太行了,而且我要给您敬个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