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旗妇联力推“三个+”做好妇女儿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04 17:59:38 浏览量:1
近年来,准旗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妇女儿童法治素养为目标,以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服务为工作载体,普治并举、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力推“三个+”做好妇女儿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让法治阳光照亮更多妇女儿童的生活。
一、“节点”+“常态”,工作成果更长效。
重要节点重点宣传。利用“三八”维权月、“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向群众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妇女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线上线下常态宣传。准旗各级妇联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在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开设“巾帼普法乡村行”“巾帼普法微课堂”“巾帼反诈课堂”等栏目,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持续推送法律法规、维权关爱、家庭教育等信息,让妇女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轻松获取实用的法律知识,大大提高了妇女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聚焦乡村妇女群众法治新需求,大力实施妇联“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凝聚“妇联+司法”工作合力,在全旗各村(社区)遴选培养妇联“法律明白人”261人,深入村(社区)、企业、学校、农贸大集、家庭、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收集和反映妇女群众法律需求,引导妇女群众用好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积极带动周边妇女群众提高法律意识,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重点”+“普惠”,服务对象更精准。
紧盯重点人群。准旗妇联充分发挥妇联干部、执委、网格员、巾帼志愿者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重点家庭通过入户走访,唠家常的形式,面对面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妇女群众和家庭尊法学法守法。
发挥重点阵地作用。用好用活各村(社区)“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普遍开展反家暴、防校园欺凌、防溺水、防电信诈骗等安全知识宣传,为妇女群众和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念起“紧箍咒”,不断提升妇女群众和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
法治“小摊”进“大集”。在人员密集、客流量大的集市,妇联工作人员化身法治小摊的“摊主”,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妇女群众详细讲解法律知识,让普法更有“生活气”。
三、“法理”+“情理”,宣传内容更多元。
以法明理,提升法治意识。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作为普法重点,教育引导妇女儿童知法用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情明理,推进调解工作。在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时,树立以情为先的理念,通过前期调查了解和现场沟通,敏锐地捕捉双方的情绪点和诉求点,充分运用情的“黏合剂”作用,带着情感去解决问题。在调解过程中尽心地通过情感共鸣、人性关怀和换位思考化解冲突,使双方当事人在亲情的感化下修补情感裂缝、重归于好,最终实现“解心结”大于“争对错”的深层和解。
复审|丁慧宇
终审|侯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