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名医讲堂:儿童运动、睡眠指南解读

发布时间:2025-09-04 11:07:55  浏览量:1

0~6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期,如何科学助力孩子充分发挥成长潜能?8月27日下午3:00,烟海e家联合烟台毓璜顶医院推出的“名医讲堂”直播课开播。烟台毓璜顶医院儿内科儿童保健门诊副主任医师李慧走进直播间,围绕“儿童运动与睡眠指南解读”展开专业讲解,结合权威指南与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为0~6岁儿童家长送上了一份科学、实用的育儿指导。

李慧首先强调了儿童身体活动的重要性,适当的身体活动不仅能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肥胖,还能帮助儿童缓解学习压力、提升孩子自信心与社交能力,甚至能促进儿童大脑的神经元连接和突触发育,提高智力水平,对增强注意力和培养意志力也都有积极作用。她指出,儿童运动是自主的功能性肢体活动,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者共同发展。每个宝宝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处于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家长可通过抚触、按摩、亲子游戏及俯卧、爬、走、跳等针对性活动,助力孩子提升运动能力。

为满足儿童早期每日身体活动的需要,全天24h的活动模式是全新的健康运动行为思路、方法。李慧结合《0~5 岁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分年龄段给出具体运动建议:针对1岁以下婴儿,每次受限时间不超1小时,不建议屏幕时间,每天多次以多种方式进行身体活动,特别是互动式地板游戏,对于尚不能自主移动的婴儿,在婴儿清醒时每天至少花三十分钟时间进行俯卧位伸展(腹部时间);对于1~2岁儿童,每日应累计180分钟各种强度身体活动,包括中重度的身体活动,1岁儿童不建议接触屏幕,2岁以上久坐不动的屏幕时间需控制在60分钟内;而3-6岁儿童同样需180分钟的活动,其中至少60分钟为中等强度到剧烈强度,每天屏幕时间不超60分钟,且每次久坐不超1小时,同时保证120分钟以上户外活动。

随后,李慧根据《学龄前儿童(3~6 岁)运动指南》作出补充,各种强度的运动均可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但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运动(即中等至高强度)才可带来更多的健康收益。由于儿童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原本就不活跃或体质弱的幼儿注意循序渐进,推荐中的运动时间都是全天的累计量,并不要求一次性完成,同时应避免在学龄前阶段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

俯卧活动是生命早期发育进程中婴儿能够移动身体之前的一项重要身体活动形式,对婴儿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我国仅27.2%婴儿俯卧时间达标的现状,李慧还详细解读了《婴儿俯卧活动指南》,明确新生儿期每天俯卧时间≥6分钟(2-3次/天),1-2月龄≥30分钟(≥3 次/天),3-11月龄≥60分钟(≥5 次/天),并讲解了各月龄俯卧活动推荐图,同时提醒家长俯卧活动应尽早开始,需在婴儿清醒时监护进行,睡眠时则采用仰卧或侧卧以防意外。

就寝问题和夜醒是6岁以下儿童失眠的主要表现,可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李慧结合指南给出分龄睡眠时长建议:0-3月龄每日需14-17小时,4-11月龄需12-16小时,1-2岁需11-14小时,3-6岁需10-13小时。3-5月龄期,儿童睡眠就逐渐规律,因此要固定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00,也不提倡过早,节假日保持规律。同时要建立20分钟左右的固定睡前活动,如盥洗、如厕、讲故事等,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最后,李慧总结道,儿童自然养育是实现儿童发育潜能和早期综合发展的重要措施,而运动、膳食营养与睡眠是儿童自然养育任务的3个重要元素。家长需在孩子早期成长中做好引导与监督,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活动与作息,才能更好地挖掘孩子发育潜能,为其终身健康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