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儿童友好心理医院 | 理解“心灵的感冒”:一篇给青少年精神疾病科普
发布时间:2025-09-03 17:20:02 浏览量:2
当我们看到一位青少年打着石膏、缠着绷带,我们会自然地表示关心和同情。但如果我们看不到伤口呢?精神疾病就是这样一种“看不见的伤痛”,它同样真实、同样需要被关注和治疗。
青春期是人生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急剧变化的时期,大脑也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因此,这也是许多精神健康问题最容易出现的时期。全球约有10%-20%的青少年正在经历精神健康问题,这并非个例,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面对的普遍健康议题。
一定要记住,这不是“矫情”或“想太多”,而有可能是常见的青少年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大脑功能出现障碍的复杂表现,其成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环境多重因素。以下是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类型:
1.抑郁症
它不是:暂时的情绪低落或“性格内向”。
它是:一种持续至少两周以上的情绪障碍。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曾经热爱的活动失去兴趣、精力减退、睡眠和食欲发生显著变化(过多或过少),可能伴有自我价值感低、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杀的念头。
2.焦虑症
它不是:普通的考试前紧张或害羞。
它是:一种过度、强烈且持续的担忧和恐惧,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对日常事务过度担忧)、社交焦虑症(害怕被他人审视和否定)、恐慌症(突然的、无法控制的惊恐发作)等。
3.双相情感障碍
它不是:简单的“情绪起伏大”。
它是:情绪在“抑郁相”和“躁狂/轻躁狂相”两个极端之间摆动。在躁狂期,患者可能表现为精力异常旺盛、睡眠需求减少、思维奔逸、言语增多、冲动行为(如过度消费)等。
4.进食障碍
常见类型: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暴食障碍。
核心问题:并非仅仅是关于食物,而是通过控制食物来应对负面情绪和自我价值感问题,对体重和体型有极端的、不健康的执念。
5.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它不是:“不听话”或“故意捣乱”。
它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会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到学业和社交功能。
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本是常态,但如果以下变化持续出现、程度严重、且明显影响了TA的学业、社交和日常生活,就需要引起警惕:
情绪变化:持续的情绪低落、易怒、愤怒爆发或情绪剧烈波动。
行为变化:远离朋友和家人,退出社交活动;放弃曾经喜爱的爱好;睡眠和饮食习惯的巨大改变(睡太多或失眠,暴食或没胃口)。
认知变化: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大幅下滑;经常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但查无实据;过度地自我批评,谈论无价值感或绝望感。
危险信号:谈论死亡、自杀,或有自伤行为(如割伤自己)。这是最紧急的信号,必须立即干预!
面对青少年精神困扰,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摒弃污名,坦然正视精神问题,它是一种需治疗的“健康问题”,而非个人或家庭的过错。其次,多倾听、少说教,以开放态度陪伴,避免轻视或说教,鼓励对方表达真实感受。第三,积极鼓励并协助寻求专业帮助,如陪同就诊,强调就像身体生病需要医生一样正常。最后,持续提供支持,陪伴其遵循治疗方案,表达不离不弃的共同面对态度。
若你正经历痛苦,请记住:你并不孤单,这不是你的错;你的感受真实且值得被重视;勇敢向信任的成年人或专业人士求助,是强大而非脆弱的表现。
专家简介
张欣
张欣:中共党员,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先后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香港大学进修学习。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认知行为治疗协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孤独症专委会委员、河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健康学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少学组副组长。从事精神科临床及心理治疗工作20余年,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1部。主持、参与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的开展,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主要擅长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和婚姻家庭问题的诊治。每周二、四全天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作者简介
王双喆:本科学历,护师,2020年参加工作,擅长精神科护理。工作格言是微笑暖人心,真情待病人
儿少精神一科简介: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一科根据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需要布置住院环境,以家庭式病房为主,设置床位40张。主要收治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如厌学,学习困难、冲动行为、对立违抗行为、亲子交流障碍、同伴关系不良,人际关系问题、网络成瘾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学校恐怖症,双相情感障碍,多动症、抽动症、品行障碍、焦虑障碍、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等。
我科拥有一支从事儿童精神科多年的医疗团队及专业的家庭心理治疗师,以提高儿童社交技能、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患儿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神经心理发育等不同情况,开展儿童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沙盘治疗及绘画治疗等。
科室理念:呵护孩子心理,营造温馨港湾。
儿少精神一科
供稿科室 | 儿少精神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