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周总理扣下毛主席最高指示,整理遗嘱时被发现,人们哭成一片
发布时间:2025-09-02 10:30:14 浏览量:2
1925年,周恩来和邓颖超正式成为夫妻,此后五十多年的风雨,生死相依。
1939年,周恩来的马儿受惊,他从马背上摔下来,跌坏了右臂,因为医疗设备简陋,党中央决定送他去苏联就医。
当时,周恩来的右手无法写字,却依旧坚持工作,组织上给他派了一位书记员,让对方协助周总理工作。
周恩来出国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有很多材料需要送去重庆,他请书记员代写了各方面的信,只有一封信较为特殊,这就是给邓颖超写的信。彼时,邓颖超正在重庆。周恩来非常体贴妻子的心情,怕她着急,就用左手给她写了一封亲笔信。
邓颖超收到这封信后,虽然担心,却足够镇静,经过党中央批准,邓颖超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延安,陪着周恩来去了苏联,照料他的生活。
建国之后,周总理为人民操劳,办公室里的灯光经常彻夜不熄,邓颖超非常理解他的工作,也懂得他的心。可是,看着周总理过度疲劳的面容,她的心里心疼极了。
周总理的工作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他和邓颖超的作息时间不同,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在一起交谈,可是,他们二人还是千方百计的抽时间互相关照。
周总理起床盥洗后,邓颖超就会走到他身边,他们两人说上几句话,周总理就该吃午饭了,邓颖超便悄悄坐在他旁边,陪着他。难得周总理去庭院里面散散步,他也会让工作人员将邓颖超请来一起散步。
周总理生日时,邓颖超也会安排一些轻松的“节目”,他们会一起看望老朋友,将亲属叫到家里叙谈,或者一起去观看文艺演出。
然而,从周总理1949年担任国家总理到1976年逝世,整整26年,邓颖超一直只是全国妇联副主席。这并不意味着邓颖超的能力不够,而是周总理和他说过的一句话。
周总理曾斩钉截铁地说:只要自己担任一天总理,她就不能前往政府里任职!原因在于,周总理考虑到影响,倘若他安排妻子去当某一个部的部长,那她那个部发出的文件、指令等,别人会误认为有周总理的意见,让人家不好办。为了支持周总理的工作,邓颖超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至于邓颖超的工作能力,那都是得到大家认可的。
抗战时期,无数家庭被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很多儿童沦为孤儿。当时邓颖超想方设法去救助这些难童。
1938年1月24日,邓颖超和李德全、沈钧、郭沫若、蔡元培等召开了有183人参加的发起人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筹备委员会。3月10日,在汉口圣罗易女子中学,召开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700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
保育会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捐助。邓颖超等带头捐款,并承担了特定儿童的生活费。社会各界人士深受感染,积极向保育会捐款捐物。美、英等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南洋侨胞和香港爱国民主人士的捐助,。
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更加关怀少年儿童,把祖国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不仅如此,邓颖超还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抗战期间,她就以中共南方局妇委领导人和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合法身份,积极为国统区妇女争取合法权益和自身解放而奔波。
在邓颖超看来,要让广大妇女摆脱愚昧和落后,首先应该对妇女进行文化和教育的启蒙,重视对妇女的扫盲教育,之后,邓颖超还积极为妇女争取平等就业权,抗战开始后,妇女的就业人数相对增加,她们的经济地位也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邓颖超还积极为妇女争取参政权,带动全国妇女开展民主运动。
然而,为了周总理的工作,她放弃了很多的机会。 定工资时,蔡大姐定为三级,邓大姐应该是五级的,可报到周总理那里,就给划为六级了。
除此之外,每次有重要活动,比如国庆10周年上天安门的名单,周总理看到有邓颖超的名字,便会直接划掉,对于周总理的这些行为,邓颖超无怨无悔。
1974年,在第四届大会议上,安排邓颖超担任副委员长的职位,政治局一致通过。
同年12月23日,本已经重病缠身的周总理仍旧抱病远赴长沙,和毛主席会晤,两人最终敲定了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问题。
当然,两人在交谈中也提到了邓颖超的职位安排,毛主席甚至还专门留下了手令凭证:他同意对邓颖超的职务安排,然而,周总理回京之后,将毛主席所说的人事安排都一一安排妥当,只将对邓颖超的安排隐瞒了下来,这份毛主席撰写的手令,也被他放到自己的抽屉里面,从未示人。
一直到周总理去世,秘书们去清理周总理的办公室,这才从里面掏出这份“最高指示”,在场的人都泪流满面。因而,在1980年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华国锋按照毛主席生前的安排,将邓颖超的这一职位进行追认,不仅如此,此后,邓颖超陆陆续续担任了很多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