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临沂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服务赋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5-09-02 08:29:55  浏览量:2

市妇儿中心“大国少年·暑期成长季”亲子社会实践活动

公共服务赋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在临沂客户端讯盛夏的风带着燥热,却吹不散家长与孩子们参与亲子活动的热情。在“十四五”规划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阶段,临沂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简称市妇儿中心)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行动指南,创新推出“大国少年·暑期成长季”亲子社会实践活动,让这段夏日时光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沟通亲情、传承文化的宝贵旅程。

“‘诗仙’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我最喜欢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西游记》中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妖怪都怕他!”“通过参加亲子实践活动,让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场“政策为纲、实践为脉、儿童为本”的夏日盛会,串联起“悦分享”亲子阅读、“光影筑梦”亲子观影、“实践・传承”亲子研学三大特色体系,打造“社会政策支撑—公共服务提质—家庭家教赋能”儿童发展生态,生动诠释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深度契合。

活动从7月开始,以“悦分享21天亲子阅读马拉松挑战赛”拉开序幕,引领850余个家庭建立亲子共读习惯。线上通过“鹅打卡”平台,引导家长与孩子从“按表打卡”逐渐主动延展阅读内容和空间,让“阅读时间”成为家庭最具仪式感的日常活动。线下“悦分享”读书会则以优质绘本、名著为媒介,通过情景演绎、故事创编等互动形式,让阅读从“单向输入”转变为“双向共鸣”,真正成为连接亲子情感、传递知识的桥梁。

“光影・筑梦”亲子观影月活动中,一部部优秀影片在“映前互动+映后分享”的创新教学思路下,变成了促进亲子关系、传递正能量的校外育人课堂。孩子们在《长安三万里》中深刻感受盛唐时期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在《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体会运动员们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每周一期的观影活动,累计吸引千余人次参与。银幕上的光影流转,不仅带来了视觉享受,更让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

“实践·传承”4场亲子研学系列活动巧妙地将食育与中医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学习、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在市中医医院,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辨识各种中药材,系统学习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深刻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王氏熟梨博物馆,孩子们亲自动手熬制梨膏,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独特魅力和匠人精神的精益求精,在实践中体会劳动价值,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一场暑期活动的结束,不是儿童友好服务的终点,而是长效赋能的起点。市妇儿中心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心品牌”。在资源联动方面,突破传统单向服务模式,建立“部门主导统筹、社会力量协同、家庭需求牵引”的资源整合机制。活动期间联动多家单位开放实践基地,通过“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对接,精准匹配儿童传统文化体验、劳动教育等需求,激活社会资源效能。在智慧服务管理上,依托各类数字化平台构建儿童成长数字画像系统,通过阅读打卡追踪、实践积分累积等数据采集,形成可视化成长档案。同时,针对活动后家庭参与热情,建立“大国少年”系列活动亲子成长社群,覆盖1200余个家庭,开展常态化互动,实现儿童友好从“一次性体验”到“持续性成长”的转变。

此次“大国少年·暑期成长季”活动,不仅为临沂儿童的暑期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成为我市落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践行“十四五”规划精神的生动实践。未来,市妇儿中心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推动校外教育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中从“活动品牌”升级为“制度成果”,通过多元化的活动设计,让儿童在参与中收获成长,在陪伴中感受温暖,为新时代儿童发展提交一份出色的答卷。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邵琳

编辑:吕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