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新安江畔的文创“洄游”:动画笔触勾勒建德青年返乡之路

发布时间:2025-09-01 21:02:46  浏览量: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群安 通讯员 许喆

建德新安江北岸,逸龙文创园雨歌动漫原画师高晨洋脑中的创想在数位板上游走,勾勒出严州古城的轮廓。

原画师笔触下流动的线条里,还藏着一段跨越十二年的伏笔——初中时参加建德首家动漫企业活动的少年,如今如愿走上了动漫创作的道路。

雨歌动漫创始人陈跃春也未曾料到,自己撒下的种子已经成长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当味精厂遇见压感笔:旧厂房里新生二次元产业

“原画师画的是公司最新原创动画《晋歌行》,它创新应用AI动画技术,在保留漫画分镜叙事精髓的同时,赋予画面电影级感染力。”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建德洋溪街道的雨歌动漫,企业创始人陈跃春一边用较为专业的语言介绍这部原创作品,一边兴奋地打开刚刚制作完成的《晋歌行》宣传片介绍说,“当西晋时期英雄故事与家乡的历史建筑与山水美景融合,中华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除了手头创作的原创动漫,他还自豪地介绍起被展示在企业文化墙“C”位的《神勇小子》《屹塔世界》《奔跑吧!足球》《史前十万年》等过去15年间雨歌动漫在建德原创的动漫作品。

算起来,今年也是陈跃春从事动漫行业的第26年,他总说,庆幸回乡创业的决定,自己原创动漫的梦想一直没有熄灭。

时间回到2011年,从杭州飞龙动画离职后,陈跃春经多方比较,最终将创业地选择家乡的逸龙文创园,“代工年代,我们接的都是海外业务,对场地要求不高,所以仅从办公租金来说,建德就比主城区有优势。”陈跃春回忆说,逸龙文创园由闲置的新安江味精厂改建而来,当时洋溪街道三年免租优惠政策吸引了雨歌动漫在内的20多家初创企业入驻。

“此后几年,随着动漫行业人工成本的上涨及汇率影响,国际外包业务利润率持续下降。”陈跃春坦言,创业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困难的时候,员工薪资都成了问题。

生机,也源于家乡。“在建德市政府邀请下,我参加了建德本地的创新创业大赛,也代表建德在更大舞台荣获了不少奖项。”他说,无论是大赛的奖金还是建德市对文创产业的各类扶持政策,都是支撑企业运维以及梦想前行的及时雨。

知名度的提升,也为企业转型找到新的方向:凭借专业优势,雨歌动漫开始参与家乡的乡村规划设计、企业品牌策划、景区文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漫的崛起,雨歌动漫也再次尝到了行业红利:接下《纳米神兵》《末日曙光》等原创国漫大单,为雨歌动漫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口碑。

回望返乡创业的15年间,雨歌动漫完成从代工、创作、制片到综合文化体的四级跃迁。陈跃春说,他很喜欢前不久上映的《浪浪山小妖怪》最后的一句话“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

“重估”回乡发展的价值:山区县遇见文创人才“洄游”

2023年10月19日,陈跃春作为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手跑过新安江畔,那一刻,他觉得自己不仅是火炬手,更是家乡文创事业的传递者。

如何传递文创事业,有一条藏在雨歌动漫的员工结构里线索:雨歌动漫本地年轻人占比最初不到50%,如今已超过了90%。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在建德从事文创产业?

站在这些“00”后的视角,我们看到青年“回乡发展”,有感性的成分,更是理性地选择。

“团队小伙伴都是怀揣梦想、才华横溢的专业人士,编剧、分镜师、动画师分工明确,我们对动画的热爱,一点都不比别人少。”初遇去年才大学毕业的原画师高晨洋,有着同龄人共有的青涩与腼腆,当谈及团队的情况时,高晨洋显得很有话说。

他习惯称呼老板陈跃春为陈老师,“初中就受他启蒙,大三时还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毕业后又回来雨歌来上班。”高晨洋笑着说,虽然入职才一年,但是早在十二年前就认识了雨歌动漫,所以,在这里他既是新人,也是老人。

在外人眼中,是缘份促成了高晨洋留在家乡企业就业,但在深入了解原画师行业后,高晨洋觉得家乡就业环境的包容度才是最关键因素。

“业内很少有企业会招聘刚刚毕业的原画师,一般有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原画师比较吃香。”毕业后高晨洋也向动画“大厂”投过简历,高晨洋说,原画师是动画创作的重要岗位,技术与经验的要求相对较高,“可能觉得培养一个原画师的成本太高了,当时没有收到任何offer。”

“我在大城市干过动漫,事实上性价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谈到留在建德发展这个话题,雨歌动漫三维场景建模师许源有他自己的看法:还是在家乡工作性价比更高。

他口中家乡就业的性价比,除了食宿、通勤时间等优势,最让他感到舒适与幸福的是:伴着新安江的晨雾上班,伴着掩映城市轮廓的晚霞下班,骑自行车的通勤时间只需要十分钟,下班回到家后,等待他的是父母早早准备好的丰盛晚餐……

“是否会担心人才留不住?”

当被问及人才去留的问题时,如今的陈跃春多了一份豁达与理解。“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他们,有更大的平台,更好的机会,年轻人当然应该去尝试。”

看着同样来自建德,那些认真作画的背影,他仿佛看到了20多年前那个背着行囊走出大山追梦自己。

“你看,那个急着逃离家乡的我,时机成熟后不也回来了么。”

十五载躬身前向:构筑风口下的比较优势

据建德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建德市引进的3331名大学生中,超过300人选择了文创赛道,他们分布在雨歌动漫、玺匠文化等141个文创项目中。

越来越多青年群体选择回乡发展的背后,既是对返乡从事文创产业的可行性的不断佐证,也倒逼着建德市需要想方设法去厚植文创产业的成长土壤。

从味精厂老厂房到逸龙文创园,从化工管道到压感笔。以雨歌动漫所在的洋溪街道为例,过去十五年间,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成为该街道完成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早在2010年,该街道就将建成使用不到 3 年、位于新安江畔一线江景的新办公大楼让位给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提供办公场所零租金或低租金支持,街道还提供解决招工、融资难题,为企业争取资金扶持项目等优质服务。

青年返乡的“风口”面前,如今的逸龙文创园不仅是省级科技孵化器,更是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据洋溪街道相关负责介绍,眼下街道积极打造的 “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就为返乡青年准备了免租金工位、共享办公区、高端人才公寓等“礼包”。同时,园区还构建起了青年 “实习 - 就业 - 创业” 全链条服务,在专业导师的创业辅导下,定期开展电商运营等培训课程,为人才入乡实践提供了优质平台 。

“在包括雨歌动漫、登楼动漫等动漫企业以及其他类型文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去年,逸龙文化产业园的总产值达到了6 亿元。”洋溪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洋溪街道在文创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诸多政策与举措也不断落地实施,逸龙文创园也从开园时50余家企业、600名从业者,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百家文创企业聚集地,

当中国动漫产业规模已突破3000亿,二次元消费用户已经超过5.8亿。建德市这场持续十五年的文创实践,已经具备站在产业风口的比较优势。

2025年,洋溪街道也立下了未来三年再引育50家文创企业,带动就业超千人的目标。

于洋溪街道而言,三年之约的目标背后,同样面临如何打造更多优质文创产业空间?如何吸引更多怀揣文创梦想的返乡青年?等现实问题。

破题之策,同样也能在当下的洋溪街道找到答案:夜幕降临,与逸龙文创园隔江相望的江和城“遇建 17 造物集” 文创街区亮起灯火,这个集创意设计、生产制作、展示销售全链条文创街区开街2个多月来,这里不仅是建德文创产业的宣传展销窗口,也成为了建德文创、音乐从业爱好者的聚集地。

“洋溪老街的改造提升已经提上日程,这是历史与未来的一次握手。”洋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洋溪老街项目的有序推进,项目涉及的设计、运营等工作,为文创企业及人才预留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记者手记:“发展文创” 绿水青山间更具优势

从市级产业规划到街道级企业孵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优质的文创项目将绿水青山畔的文创园作为创业首选地。

通过雨歌动漫的创业故事,我们看到新安江的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文创创作的宝贵源泉。将家乡的历史建筑与山水美景融入动画作品《晋歌行》,正是 “绿水青山” 转化为 “金山银山” 的生动实践。

举办各类赛事以及出台相关政策,留了下陈跃春和他的雨歌动漫,如今本地化超90%的人才队伍,让所有人看到了人才“洄游”希望。

建德洋溪街道的文创实践,证实山区县并非文创产业的 “边缘地带”。相反,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在政策的加持下,完全可以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文创产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