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集贤县:绘就“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01 17:10:14 浏览量:1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几天,黑龙江省集贤县集贤镇、福利镇、太平镇等乡镇村屯正趁着农闲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用村民们的话说:“省里要在咱们集贤县开村厨村艺大会,必须得把‘家’收拾干净的,让来参加活动的客人看看咱集贤的新气象!”
这是集贤县全县动员筹备“大地流彩2025年黑龙江省村厨村艺大荟”的一幕。近段时期,集贤县科学安排有限时间、集中最大精力、调动最优力量,加快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确保“大地流彩2025年黑龙江省村厨村艺大荟”在集贤县高质量圆满举办。以筹备大会为契机,集贤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盯“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目标,聚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让全县广大农村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荟萃出一幅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
村庄美,乡村风貌颜值靓
沿着宽阔平坦的道路走进集贤县福利镇东发村村民吴金刚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屋宽敞明亮,各种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屋里屋外摆放的绿植花卉,枝叶茂盛,绿意盎然,让人赏心悦目。
“以前我们住的地方环境不太好,房子老了,交通也不方便。这几年变化很大,村里路面都是水泥的,晚上还有路灯,出门就坐公交车,各家都有上下水,现在大家都比着在房前屋后种花栽树,都想要让村里更漂亮。”吴金刚说。
东发村地处集贤县主城区通往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交通要道,设施农业在全县首屈一指,每到春夏两季,游客纷至沓来,踏青避暑、采摘赏景,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带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东发村的崭新面貌是集贤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厕、路、水、房、院升级等“和美乡村”工程的缩影。通过村容村貌全面提升,集贤县实现了建制村通硬化路、自来水普及、互联网全覆盖、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同时,集贤县还注重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保留乡味乡韵、又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宜居乡村,连续几年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美化”行动,让全县150个村屯风貌得到大幅提升,宜居宜业相得益彰。
产业兴,乡村振兴动能强
8月30日上午8时许,集贤县集贤镇双胜村村民于平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自家的菇娘地里,点开手机开始直播销售“八家子菇娘”。像双胜村一样,集贤镇长青村果蔬育秧育苗、山东村树莓、红光村黄瓜籽、同意村钢葱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相继成为产业发展促增收模式。
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集贤县立足发展实际,在挖掘“土”的资源上下功夫,在放大“特”的优势上做文章,不断提高“产”的效能,以“福利屯”品牌建设为引领,壮大乡村产业——
“友好香瓜”“板子房西瓜”,既是“省级无公害产品”,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书;
永军米业、康泰米业、同意大豆油,优质产品行销全国,打响集贤品牌;
永胜鲜食玉米、焱阳玉米面条、太平黄金瓜、安邦草莓等等,或种植面积过万亩,或销售金额过百万,全部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强力引擎;
……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一个个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集贤已成为黑土优质稻、原产地大豆、鲜食黏玉米等繁育、制种、生产、集散、供应基地型农业强县。
风尚好,乡村和谐活力旺
好人故事层出不穷,乡村文化如沐春风。以文明实践为引领,集贤县在提升乡村颜值,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通过志愿服务等形式,用文明新风“和美乡村”的新乐章
集贤县福利镇青山村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从2019年开始,在福利镇党委的支持下,该村谋划打造出“纯粮烧锅坊”“垂钓农家乐”“天然山野菜”“地栽食用菌”等四个村集体产业,村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带动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也让村民们养成了“一有时间就会聚在一起,为下步发展建言献策”的好习惯,形成了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这些年,村里的产业是越做越好、环境是越变越美,但变化最大的还是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青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师东说,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不断深入人心,青山村风貌焕然一新,加上产业形态丰富,为今后村子振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青山村的变化,只是集贤县乡村旧貌换新颜的代表。行走在集贤大地,各个乡村文明创建有声有色,蓬勃产业开花结果、乡村文化如沐春风、文明乡风处处涌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文明之花让集贤的美丽乡村遍地芬芳。
走进集贤县太平镇太合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炊烟袅袅的乡村景致、蓝天映照下白雪皑皑……环境优美、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太合村在冬日里宛如一幅画卷。
培育文明乡风是人民群众的大事,更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领先村,一直以来,太合村始终以美丽乡村的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不断建强党组织,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提升乡村“颜值”和居民生活“品质”,全村人居环境露新颜、展新貌。
乡村振兴,文明乡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除了在人居环境狠下功夫,最近几年太合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将乡村治理与文明创建工作深度融合、相互转化,形成了有形有实有魂的文明乡风实践,把文明乡风吹进群众心田。
“自从村里制定村规民约后,红白喜事都按照‘规矩’操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减少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许多。”说起村里立下的村规民约,村民个个赞不绝口。
“只有将村民的素质提上来,大家的精神面貌才会越来越好。”太合村支部书记梁立斌说,为有效遏制陈规陋习,该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将德高望重、带动能力强的乡贤、村民等能人纳入“乡贤会”,不断强化治理效能,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尚。
不只是青山村、太合村,在集贤县还有升昌镇三方村、丰乐镇永强村、腰屯乡宏图村、集贤镇同意村等一大批乡风文明示范村。这些村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把习习新风吹进了群众心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集贤大地,不断构筑起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百姓富,乡村生活质量高
“浑水摸虾”“夜钓烧烤”“林下自助”……这是今年夏天集贤市民乡村游的主打玩法。依托农文旅产业高速发展,集贤县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和庭院,改造成风格各异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等一站式服务,既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又改善了村里的各种设施条件,真正做到了“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以2023年承办旅发大会为发端,集贤县以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引领,在两大景区之间倾力打造农业游产业带,辐射全县150个村屯,形成“采摘体验游”“农业观光游”“庭院休闲游”特色旅游线路,加快“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依托集贤县农业资源优势,利用辰能热电联产发电的余热,华平绿香园打造集绿色种植、无土栽培、精品果蔬、休闲观光、餐饮住宿、房车驿站为一体的融合产业园区,把现代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集中展示,安排村民家门口就业百余人;
集贤县的福利镇、集贤镇、永安乡等地,则以弘扬北大荒精神为核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围绕“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总体思路精准发力,以“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品牌,带动村民在农闲时居家创业;
福利镇高丰村以稻为“笔”,以地为“纸”,用红、黄、黑、白、绿5种颜色彩稻绘制了稻田画,用品牌、农服、品质等明朗鲜活的元素,勾勒出“鸟儿啼翠向朝阳,回还木栈绕田长”的现代化农业画卷,让村里的“有间小院”游客翻倍;
集贤镇“垦丁小院”每到夏时游人如织、热闹非常。铁锅炖、坑烤、农家菜……凭借独特的垦荒文化和乡村体验,吸引来众多游客……
一个个乡村游景点,就像散落在集贤大地上的颗颗明珠,连聚成文旅融合产业链。从“涝洼塘”到米粮仓,从“马架子”到砖瓦房,集贤县乡村游甫一开始就呈现出“井喷”态势,激发起全县15万农民的增收热情。
村庄美,产业兴,风尚好,百姓富,百村百面,生机无限。
一个个“和美乡村”厚植生态底色、扮靓乡村颜值、激活产业动能、提升幸福品质,充分彰显了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民居风貌和时代精神。
“借力即将在集贤举办的‘大地流彩2025年黑龙江省村厨村艺大荟’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我们将持续打造实力乡村、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幸福乡村、活力乡村,让田园风光、山村风貌、湿地水乡、民族风情和传统村落更具生机魅力。”集贤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这些,早已在集贤大地上达成共识!
(杨昕宇 记者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