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眼科医院:避免购买激光笔作为儿童玩具,警惕儿童黄斑裂孔
发布时间:2025-09-01 16:35:33 浏览量: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台雪超
在公园的追逐嬉戏中,在校园的课间打闹里,激光笔常被孩子们当作“光束武器”挥舞;夜幕降临时,它又成了指向星空的“魔法棒”。然而,在这些五颜六色的光线闪烁背后,可能潜藏着威胁孩子视力的隐患。近年来,眼科临床中,因激光笔导致眼损伤的儿童病例屡见不鲜,其中最严重的伤害之一便是黄斑裂孔。
要理解黄斑裂孔的危害,首先得了解眼底一个关键结构——黄斑。它位于视网膜的正中央,面积虽小(仅约1.5平方毫米),却是视觉最敏锐的“核心区域”:我们能看清课本上的小字、黑板上的板书、屏幕上的细节,能分辨色彩的丰富层次,全依赖黄斑的正常工作。
一旦黄斑受损,视力会急剧下降,还可能出现视物变形(比如把直线看成曲线)、中心视野缺损(正前方像被遮挡一块),更棘手的是,这种损伤往往难以逆转。
激光笔的危害源于其高度集中的能量特性。普通光源的光线会自然发散,而激光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和能量密度——哪怕是看似微弱的激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聚焦到眼底时,能量会被黄斑区域的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吸收,瞬间产生高温,原理类似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纸张。
儿童的眼球对激光更敏感:他们的晶状体和角膜更清澈,对激光的阻挡作用弱;加上孩子好奇心强,可能长时间直视激光,或让激光近距离照射眼睛。高温会直接灼伤黄斑组织,导致细胞坏死、水肿,严重时就会造成黄斑裂孔——即黄斑区域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出现撕裂或缺损。
如果孩子接触激光笔后出现以下症状,家长需高度重视:中心视力突然下降:比如看黑板上的字、书本上的图案变得模糊;视物变形:直线看成曲线,物体形状、大小看起来扭曲;眼前出现固定黑影:尤其是正前方视野有遮挡感;色觉减退:对颜色的分辨能力变弱。
这些症状可能在激光照射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后逐渐显现。一旦发现,务必尽快就医,拖延可能导致视力永久损伤。
我国对激光产品有明确分类,Class 3B及以上级别(功率超过5毫瓦)的激光笔具有显著危险性,但市场上仍有违规产品流通。家长应杜绝将任何激光笔当作玩具给孩子,同时明确告知孩子:激光笔不是玩具,不能对着人眼、皮肤照射。因此,青岛眼科医院医生提醒家长,避免购买激光笔作为儿童玩具。
学校和家长需提醒孩子:激光笔仅用于教学、设备调试等专业场景,严禁玩耍;若他人用激光笔照射自己,要立即避开并告知成人。
若孩子喜欢发光玩具,可选择普通LED手电筒、荧光棒等无聚焦能量的产品,既能满足好奇心,又能规避风险。
同时,怀疑孩子被激光笔伤到眼睛时,第一时间就医是关键。眼科医生会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手段明确损伤程度:早期轻度损伤,可能通过药物治疗减轻水肿、促进修复;若已形成黄斑裂孔,可能需要手术(如玻璃体切割术),但术后视力恢复效果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时机,往往难以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
激光笔虽小,却可能成为威胁儿童视力的“隐形利刃”。保护孩子的眼睛,需要从拒绝危险玩具做起,更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