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童趣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10 部通过重启实现口碑逆转的动画:原作未竟,重启补完

发布时间:2025-08-31 17:29:43  浏览量:2

有些作品第一版动画播出时,赶上原作还没完结,也赶上制作条件一般,结果做出来的版本不尽如人意。要么是剧情改编偏差太大,要么是节奏、演出、内容都没能跟上原作的质量。

但好在很多作品后来得到了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有的是直接重启,有的是用新剧场版或OVA补完,有的则是多年后重新做一版更贴近原作的版本。下面这些动画,都是“第一版问题不少,但新版做得更顺”的代表。

第一版动画播出时,漫画还没完结,后半段只能原创收尾,导致世界观越走越歪、结局也比较分裂。整体虽然有完成度,但和原作的主线严重偏离。

2009年推出的《钢之炼金术师 FA》是完全照着原作节奏走的,从头梳理设定、角色动机、国家层面的冲突,到最后收得也更完整。两个版本各有风格,但如果你想看“作者本来想讲的故事”,《FA》 是更贴近的一版。

原版动画在漫画没完结时就做了,后期不得不原创剧情,结果节奏拖慢、世界观也不够完整;打斗场面也因为制作条件限制,显得比较保守。

《HELLSING Ultimate》是等原作完结后重新制作的OVA版本,全程按原作节奏推进,动作戏升级不少,气氛也更贴近原作那种“宗教暴力+吸血鬼混沌感”的风格。两版对比很明显,基本现在大家推荐的都是Ultimate版本。

原作是永井豪早期的经典,但年代久远,动画版也很早期,风格夸张但现在看会觉得有些“古早猎奇”。

Crybaby 是 Netflix 出资、汤浅政明导演的完全重构版,保留了原作的核心设定和情绪方向,但在表现形式上做了很大调整。情绪浓度更高,社会议题更明确,也成功让原作重新被一批新观众注意到。

4.《Fate/stay night: Unlimited Blade Works》

最早的Fate动画是 2006 年的 Studio DEEN 版本,画面和节奏都比较粗糙,剧情线也没能理清楚三条路线的差异。

2014 年的 UBW 版由 ufotable 制作,选择聚焦在“远坂凛线”,作画质量显著提升,角色动机交代清楚,战斗演出也成了系列标志。虽然不是三条线里最复杂的那条,但整体完成度最高,是入坑 Fate 的主推版本。

2001 年的旧版只改编了漫画前期内容,后期主线基本没展开,也没有完整讲完角色关系收束。

新版从 2019 年开始连做三季,把原作全部内容动画化,节奏更接近漫画,情绪描写也更细腻。对看过旧版的观众来说,这版才是“把故事讲完”的那一次。

90 年代的原版动画虽然影响力极大,但改编上做了不少改动,比如角色设定更“可爱向”、战斗节奏做了弱化,剧情也有不少原创部分。

Crystal 是首次尝试“贴原作走全程”的动画版,虽然作画初期有争议,但整体剧情推进更忠实,角色性格和成长也更贴近漫画原稿,适合想看原作结构的观众。

原作是手冢治虫的早期作品,最初的动画版本氛围偏轻快,和“身体被魔神夺走、一路战斗找回自我”的设定张力不太匹配。

2019 年的重制版基调更沉,角色心理线也更复杂,尤其是百鬼丸的成长过程处理得更细腻了。不是那种“重做一遍就更热血”的方向,而是“让设定和演出气质对上了”。

8.《阿松》

原作是赤塚不二夫的《阿松君》,60 年代风格,笑点和角色设定都偏昭和时期。

2015 年的《阿松》直接用“原作角色长大后变成废柴”的方式做重启,风格完全变成现代吐槽喜剧,段子密度极高,对动画行业本身也有很多自嘲。是那种“靠老IP壳子做了个新东西”,但做得意外很顺。

原作TV版在结尾阶段因制作问题和预算压力,走向了非常抽象的意识流表达,很多观众当年都看得一头雾水。

剧场版系列是庵野秀明自己重启的路线,从2007年开始陆续推出,直到2021年完结。前几部在补全设定和细化角色关系,最后一部则彻底收尾。不是单纯“重做”,而是“用重启回应当年留下的问题”。

原版《七龙珠Z》是90年代的经典,但也确实存在节奏拖、集数灌水、战斗拉长等问题。

《龙珠改》是在保留原剧情核心的基础上,对节奏做了大幅压缩,去掉了大量非必要集数,整体更紧凑。虽然没有新剧情,但作为“纯粹看主线”的版本,体验更顺。